我用过的方法:(比较繁索)
1、板的长度和出现位置由检测1分5个计数器(由移位区分)计数;上升沿计数,下降沿停止(由此作长度计量)
2、同时在此位置,上升沿定长(按检测1到动作位置)距计时,每板按动作数目分计数器,此处分3个计数器(三个动作)。
3、当定距1时间计到时(定长计数器计数到),动作1动作发生,动作时间长度为板长度(板长计数器计数到),动作后,清除此定长计数器
后续动作类似。全部动作执行完毕,长度计数器清零,作下一批板的计数.其程序随着线体可能容纳的工件增多而加大,移位和计数器增多,而且当程序循环周期加长,计时是有误差的,在动作发生时,动作之前和之后要加补尝。
在检测板后,输送带速度变化,会使动作N动作发生时间误差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