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变频器维修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单管变频器不耐用揭秘,重做驱动板

点击:8566 回复:55

   经过测试,你可以发现模块式IGBT极少出现参数老化现象,单管则是普遍现象,特别是现在买的新管,你极少能买到理想参数的。
    其实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开始接触单管变频器是一个进口变频装置,驱动是MC33153,有管压降检测,为了破解维修谜团发现这个现象,使我对单管机的优劣有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14-07-03 08:57
理论测试是这样的,将电流加到40A本身就不容易。原管是40A 600V,一般的人只能是推断。如果用你说的带检测的驱动光藕,只能是故障率更高,炸管率更低,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过几天开始装些出去试试先,一样样排除吧
14-07-03 10:48
为什么单管IGBT,参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IGBT模块不会参数发生明显的变化
14-07-03 11:39
电流检测也很重要,过流及时保护。
14-07-03 11:41
做元器件的参数测试有哪个是容易的?
“单管机与一体化模块质量是相近的”,这是凭感觉说话,质量相近的?具体参数指标都相近的?
我相信你搞变频器这行业有很长的时间了,才会有这心得,你看到国产变频器PCB都是缺陷,你怎么看不见一些国外品牌的变频器在强电回路人为在PCB上留下许多局部狭窄的走线,难道都是缺陷?你PCB做的越厚实,炸管炸的更猛烈一些而已!
14-07-04 08:31
有款ABB小机器也是单管的,布线设计很重要。
14-07-04 15:00
维修了一些变频器,个人感觉几个最大的矛盾在变频器上的体现!
1,强电与弱电之间的控制与影响。
2,寿命与体积间的矛盾!相对来说,体积大,散热相对来说比较好,使用寿命相对长,设计尺寸可以考虑范围比较大,但是在今天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下,你还能不减小体积吗?
3,成本与质量。现在的国产变频器牌子何其多,有多少我们维修人员没听过的,竞争激烈,成本与质量相对的出现了!
4,产品设计研发过程短,不像国外的牌子,包括结构设计各方面都综合考虑,整体布局经验不够!
14-07-06 00:39
附件 富凌自制1.jpg
附件 富凌自制2.jpg
附件 富凌自制3.jpg
附件 富凌自制4.jpg
第一次打样的目标:走线正确,与机械位有关的元件定位准确。已达标,试机运行正常
第二次再作一些优化,一些小改动。
本星期将装出五台试验
14-07-07 16:23
依我个人看,现在新作的板子比以前的板子没有太大的质量提升,新驱动板上还有飞线,容易干扰。电解可以用小体积的。大电流的走线没有堆锡焊,虽然强弱电分得比较理想但是走线过细过长,过孔太少,没有体现双面板的优势。国际比原电路板没有优质的提升。
14-07-07 17:06
梯主的板子很不过关,别的不讲光走线就有问题。光藕那段。
14-07-17 21:43

上一页 下一页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