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包装发展机遇
2009-07-02 17:11 来源:机电商情网
我国对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尤其是气调包装。我国气调保鲜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食品气调贮藏的认识逐步提高,我国的食品气调贮藏已经占果实贮藏总量的百分之十几。但气调包装的普及与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包装工业发展迅速,总产值由198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964亿元,2007年规模以上包装企业工 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环比增长幅度为20%,利税440亿元;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报道,2008年国内包装工业总产值为8600亿元。包装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不足0.4%迅速上升到目前的2.37%,包装工业在国民经济42个主要工业行业排位中,也由原来最末一位跃升到目前的第14位,较好的完成了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的配套任务和9691亿美元的出口商品的包装需求。我国包装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进入了世界包装大国的行列,其产值已位居全球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包装制造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包装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先进水平的包装设备和高质量的原辅材料还严重依赖进口,智能包装与RFID标签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我国对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尤其是气调包装。我国气调保鲜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食品气调贮藏的认识逐步提高,我国的食品气调贮藏已经占果实贮藏总量的百分之十几。但气调包装的普及与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我国在智能包装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应用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我们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绩。我国已经拥有自主产权的RFID芯片。在生产方面,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适用于各种应用途的RFID产品。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RFID技术的在包装上的应用还未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只有形成规模的行业应用才能代表技术应用水平。
市场决定需求。食品、医药、化妆品的零售业、消费市场及物流行业同我国智能包装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全球品牌的进入,一个相当大的零售和消费市场正在中国形成,并且快速增长。市场的快速形成与成长,势必导致智能包装的迅猛发展。有些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每个独立包装的产品上都会贴上智能标签,2015年,RFID标签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0亿枚,其中大多数将是用在智能包装上。仅仅从RFID的需求就可以看到智能包装的巨大的市场及其潜在的机遇。
过去几年,智能包装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像预料的那样迅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标准问题。拥有一套适应国情的完善的标准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信息安全。我国在智能包装的很多领域的标准还不够完善,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组织和完善相关标准的制定,如2007年4月2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
(2)成本问题。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在智能包装方面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和市场化的难度比较大,成本比较高。智能包装的推广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成本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
(3)专业人才问题。技术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问题。智能包装还是比较新的领域,虽然我国一些高校近几年已经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但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人员还十分有限。
为了更好地开发、推广应用智能包装技术,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快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改变我国在智能包装方面相对落后的局面,就应该从人才的角度入手,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第二,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智能包装方面的技术水平。
第三,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减少资源浪费。
第四,利用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人们对智能包装的认识,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智能包装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我国商品包装与物流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