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工业机器人“排位战”再升级,2025年上半年 TOP10厂商市占率达近65%

2025-08-28 14:11 来源:MIR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回顾

根据MIR DATABANK最新数据披露,2025年Q2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超8.6万台,同比增长19.9%。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6.3万台,同比增长16%。

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及增长分析(2024Q1~2025Q2)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经历了多个季度的库存消化后,机器人企业普遍进入补库存阶段,市场整体呈现回暖趋势明显。同时,更多新玩家加速入局,如海康威视等企业已实现批量出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活跃度。预计2025年下半年,行业整体市场增速或将放缓。一方面,受“以旧换新”等政策催动,上半年部分市场需求已提前释放;另一方面,从主流厂商在手订单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市场发展节奏有待进一步观察。尽管如此,2025年全年仍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从下游需求方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及新能源相关细分市场在政府持续推出消费端补贴政策的推动下,上游制造企业的自动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订单增长尤为突出,是市场扩张的主要支撑力量。

2025年Q1-Q2各行业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在电子行业,AI产业的崛起带动了PCB、半导体及AI服务器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持续增长,从而推动整体行业需求扩张。

● 在汽车行业,一方面,内需和出口双轮驱动下,汽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国产主机厂海外项目旺盛;另一方面,新技术加快中高端车型投资增加,汽车零部件及电子相关技术迭代提速,促使机器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 在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加快扩产节奏,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从各机型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除Delta以外,其余机型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Cobots增速接近50%。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各机型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2025年Q2内资品牌份额继续反超外资,占比达55.3%

从市场格局来看,2025年Q2内资品牌份额继续反超外资,占比达55.3%。

中国工业机器人分内外资市场规模及增长分析(2022Q1~2025Q2)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随着内资头部厂商持续放量,规模化生产效应使得成本优势进一步放大,加速新应用场景拓展,国产替代进程显著提速,多家企业更是集中冲刺港股IPO,实现产销双增。与此同时,外资厂商持续加快推进本土化战略,并不断推出经济型迭代产品,带动销量明显增长。

图片来源:MIR 睿工业调研整理

总体而言,内资加速向中高端市场突破,外资则加快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双方在电子、汽车、新能源以及一般工业等行业的竞争与交锋愈发频繁。从市场排名来看,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市场“排位战”愈演愈烈,TOP10厂商市占率已接近65%,行业集中度持续走高。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有5家企业销量突破万台,同比去年增加一家,分别是埃斯顿、发那科、库卡、汇川、ABB。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TOP10供应商占比* Step出货统计包含Step 6-axis机型及Adtech SCARA机型出货;Estun出货统计包含Cloos出货数据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MIR 分析师认为,在市场环境确定性与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企业需保持高市场敏感度,并通过差异化布局抢占先机,方有望实现排名提升:① 聚焦高复杂度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强化技术与工艺优势;② 加快机器人智能化探索,推动AI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的深度融合;③ 寻找并深耕细分场景,针对性开发工作站解决方案;④ 借助国资背景与资本市场等外部资源,改善经营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未来机器人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机器人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切入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2024年,中国机器人销量超37.3万台,同比增长3.4%。但2021年之后,中国传统工业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正逐渐进入下半场,迈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市场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动力。

2018~2030年 中国机器人销量规模推移(台)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智能化是工业机器人演进的重要方向。尤其2023年后,随着AI等前沿技术的快速演进,机器人智能化进程显著加快,推动行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随着各大机器人企业加速布局智能机器人赛道,如免示教智能焊接、智能打磨、智能分拣等。伴随随着机器人智能化加深工艺融合,未来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提升复杂应用场景中机器人的渗透率。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与传统机器人并非“此消彼长”,传统机器人可以提供稳定的硬件执行力,智能化则提供灵活的感知与决策能力,两者融合后将推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持续扩容与价值提升。可以预见,未来所有机器人产品都将迈向智能化时代,智能机器人不仅将重塑机器人的能力边界,更将为行业开辟全新的增长空间。

人形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的高级形态。在2024~2025年间,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了产量和销量上的翻倍增长,其中科研教育、商业迎宾导览、工业里汽车厂和仓储物流行业率先落地,智元、宇树等厂商产量表现突出,具身智能技术投资增加,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开拓。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MIR 睿工业调研整理

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已正式步入量产初期阶段,未来市场的发展将不仅是产业端效率提升,更是能力边界不断拓展的过程。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以及算法、算力等技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灵活与智能,并有望从高端制造业走向终端消费者,承担更多服务、陪伴和交互的职能,商业化应用场景广阔。总体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和技术革新,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重塑人机边界,开辟更广阔的新蓝海。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