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Q3同比增长7.3%!内资持续发力,外资回暖: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暗战格局

2025-11-25 11:44 来源:MIR睿工业

MIR DATABANK最新数据统计,2025年Q3,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销量超8万台,同比增长7.3%;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24.4万台,同比增长超12.9%。

2025年Q1-Q4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及增长分析及预测

(单位:台)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宏观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虽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投资仍保持一定韧性,但整体销量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

从需求端来看,电子行业的新增需求已在上半年集中释放,而新能源领域的头部企业普遍延后了投资计划,使得整体市场在Q3进入短暂的调整期。

与此同时,2025年Q3内外资品牌的竞争持续升温,部分机型价格接近底部,各厂商为应对压力积极调整市场策略,部分企业仍然实现了营收与销量的逆势增长。

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

中国主要机器人厂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根据各上市企业财报整理,其中汇川技术仅统计了其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产品)业绩

01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市场及各机型表现如何?

2025年Q3,汽车和电子依然是工业机器人需求的主战场。与此同时,半导体、锂电等行业订单增长也尤为突出,同样是工业机器人市场扩张的重要支撑力量。

2025年前三季度下游行业表现

2025年Q1-Q3各行业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亮点行业

汽车行业:在内需与出口的双重拉动下,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产主机厂海外项目旺盛;同时,汽车零部件及电子新技术的迭代加速,高端车型零部件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带来了新的自动化投资。伴随贯穿式车灯、多联屏等汽车电子产品在外观与尺寸上的变化,企业对自动化方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半导体:协作机器人在晶圆盒搬运、封装测试上下料等场景中加速渗透,成为该领域的主要驱动力。

锂电行业:继续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增加,头部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投资;储能电池行业的投资较为稳定,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需求支撑。

分机型表现

2025年前三季度,虽然各机型增速整体放缓,但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协作机器人表现最为亮眼,仍延续强势增长势头,保持稳定的两位数增长。

2025年Q1-Q3各机型表现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目前,协作机器人正持续突破负载能力上限,最大负载已达到80kg,主要用于码垛及大型工件搬运场景中。同时,各协作机器人厂商也在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领域,一方面着手自研人形机器人产品,另一方面则为人形机器人厂商提供手臂等零部件,在新的赛道提前卡位。

例如:

2025年9月,节卡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进一步强化其在智能化与人机协作领域的技术布局;

2025年8月,越疆机器人发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第二代产品,在灵巧性与算法能力上实现全面升级;

2025年7月,多可协作机器人发布新产品新松多可仿生人形机器人睿可系列,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

以上新品的集中亮相,更加体现了国内厂商在具身智能方向的加速推进。

02

各厂商表现如何?

2025年第三季度,内资厂商延续上半年强劲势头,整体增速依旧领先,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至56.2%,继续反超外资。同时,外资品牌表现也可圈可点,销量增速实现由负转正,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增长。

2022Q1~2025Q3中国工业机器人分内外资市场规模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一方面,内资厂商通过加速产品推新,持续完善产品矩阵,在推动优化成本的同时积极寻找工业机器人以外的新增长动力,由此带动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多家外资厂商也在积极调整在华布局,例如强化本地化策略、推出经济型迭代产品等,销量增幅明显。

从下游行业来看,随着内资持续向高端市场冲击,外资向中低端市场加速下沉,双方在电子、汽车、新能源、一般工业等领域的正面交锋愈发频繁。

从2025年Q1~Q3市场排名来看,已有7家企业销量突破万台,其中有4家企业销量达两万台级别,分别是埃斯顿、发那科、库卡、汇川。

2025年Q1-Q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对比情况

注:* Step出货统计包含Step 6-axis机型及Adtech SCARA机型出货;Estun出货统计包含Cloos出货数据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头部企业动态

内资:

埃斯顿:埃斯顿联合亨通光电等多家公司,共同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江苏鼎汇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其在具身智能布局。

珞石:2025年9月29日,珞石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刺上市。

外资:

发那科:

● 2025年10月,在工博会上发布R-50iA系列机器人控制装置,为后续通过AI持续赋能更多智能化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 2025年7月,推出新型大负载码垛机器人M-410/800F-32C,负载达800kg。

ABB:

● 2025年10月,软银斥资54亿美元收购ABB工业机器人;

● 2025年7月,ABB推出Lite+系列与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组合,主要面向电子行业;同时,推出了PoWa全新协作机器人系列,该系列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并在中国首发。

库卡:

● 2025年6月6日,推出KR IONTEC ULTRA系列,具有小体积、高速度等核心优势;

● 2025年7月8日,推出KR TITAN ultra重载机器人,负载达1500kg,进一步巩固其在超重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03

2025年全年市场预测

截至目前,2025年已逐渐进入尾声。受益于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行业表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与此同时,随着具身智能加速演进、核心零部件需求的持续活跃,以及工业具身场景的加速落地,具身智能正成为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头部厂商持续加码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下的软硬件研发与落地,从感知、控制到决策全面推进智能化升级,叠加政策扶持不断加强与海外市场布局加快,具身智能正加速赋能制造业的智能化跃升,推动工业机器人迈向更高价值、更高自主性的全新阶段。同时,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帮助行业摆脱同质化竞争,为企业开拓新增量市场提供新方向,机器人行业的变化正变得尤为突出。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率预测情况

(2021年-2027年)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同时,随着汽车、电子、锂电、半导体等下游行业景气度回升,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同步增加以及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整机价格持续下探,用户的导入门槛随之降低,推动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在多重因素共振下,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将呈现明显回暖,全年增速有望突破10%。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