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制造变革,链博会热议新质生产力核心路径
2025-07-18 14:51 来源:界面新闻
今年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的先进制造链板块,将焦点投向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人工智能(AI)对先进制造业的赋能作用成为核心议题。
7月16日-20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展会专门设置了先进制造链展区,并举办了主题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活动论坛。
界面新闻记者在先进制造链展区现场看到,诸多有关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产品、实践成果展出,全球工业巨头霍尼韦尔、西门子、康宁、金光集团APP等企业均现身。
先进制造链展区 拍摄;马悦然
新质生产力是本次先进制造主题活动的关键词。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表示,当下中国经济正由生产力创新与科技驱动,彰显出其对新质生产力的不懈追求,这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从电车、机器人(17.200, -0.02, -0.12%)到清洁能源和生物医药,各类企业正跨界重构无限可能,这一经济成就的生动写照,是链博会尽显中国全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质量、价格和速度的热忱。
链博会现场 拍摄:马悦然
康慕德把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动力总结为: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高技能人才储备与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徐东华在会上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以全新的要素大幅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链博会在官方介绍中表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与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在制造业领域的核心体现。
徐东华表示,先进制造业是应用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并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先进生产力则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催生出新的业态。
新质生产力可分为14个行业,包括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油和化工、无机有金材料、前沿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等等。
在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也认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绿色与智能化转型,将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其中,先进制造业的实现,离不开人工智能(AI)。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刻重组,技术壁垒、资源环境约束等倒逼制造业加速变革,尤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AI赋能、智能化正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质生产力实现的核心路径。
例如,智能算法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全流程的精准调控,快速响应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等,推动制造业从 “制造” 向 “智造” 跨越。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在会上表示,当下制造范式经历数字化重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车间的发展,让数据成为比设备更关键的生产要素。
7月17日上午,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再次现身第三届链博会现场,参与先进制造主题活动的讨论,让这场活动获得诸多关注。
在行业智能化趋势下,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的“炉边谈话” 成为焦点。黄仁勋指出,AI已从认知任务向解决实际问题演进。
两人均认同,AI不仅是工具,更是激发人类创造力的伙伴,未来将深度融入物理世界,推动科学研究与产业变革。
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AI有望释放一波创新与生产率增长的浪潮,并且在未来十年提升全球GDP15%。这种全球繁荣上次出现是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那时世界经历了同样深刻的技术变革。
“这场经济的繁荣将创造巨大的新增长点,助力具备创新基础设施,中国有机会加速谱写经济成功的新篇章。”康慕德称。
作为企业代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论坛上分享了数字转型的三个经验,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供应商,对客户的全流程有进一步、完整的了解。
其次,在余锋看来,数字化要和现在全球和中国非常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是要协同合作。
“中国的市场很大,中国客户的需求也很独特。”余锋称,在此大背景下,企业要在中国紧紧的和国内行业协会、高校、供应商、代理商等合作,使得数字化能够思效对路,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希望,以数字化、低碳化双轮驱动的战略,能够帮助中国产供链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更好的去融入全球市场。
先进制造链展区拍摄:马悦然
对于先进制造的发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当日在致辞中分享了关于这部分的三点建议。
一是支持产业创新。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企业是产业创新的实践者,期待全球各界能尊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深化国际分工合作,助力先进制造业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向前发展。
二是支持科技赋能。当前先进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5.730, -0.03, -0.52%)。期待广大企业家引领科技赋能,勇于并善于推进先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加快人工智能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于制造领域。
三是支持绿色转型,期待全球工商界深化绿色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加快布局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完善绿色供应链,推动建立绿色制造国际伙伴关系,拓展绿色贸易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