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全国首例!智能焊接机器人在深圳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开焊

2024-09-06 10:22 来源:大洋网

9月5日,由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钢构”)研发的钢结构智慧建造中心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及相邻地块项目(以下简称“C塔项目”)启用。此建造中心搭载的10台柔性焊接机器人同时在项目现场开焊,其数量之多在国内建筑工地尚属首例。

由深圳湾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中建五局总承包,中建钢构负责钢结构深化设计、制造和安装的C塔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十字双轴”中心,由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事务所之一‌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建成后将成为片区TOD地标,代表大湾区城市综合体标杆。项目最高高度400米,是全国连廊双子塔结构第一高楼、深圳市首批重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智能建造标杆项目。

据了解,本次应用的柔性焊接机器人使用后工效可提升约30%,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5%,同时较传统焊接可实现节能减排约20%。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投入15台不同类型的焊接机器人,主要用于东塔10根直径2.5米外框钢柱、约7000吨钢构件的现场焊接任务,约占项目柱类构件90%。

“项目应用的焊接机器人装载了高精度的线激光传感器,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可以自动识别焊缝坡口,误差能控制在1毫米以内,焊接接口十分整齐。”中建五局C塔项目总工程师单宏伟表示。

钢结构智慧建造中心是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1个标准集装箱大小的建造中心展开就是一个半径35米的“可移动智慧胶囊工厂”,能上楼、能拖着走,工地上的水平运输和垂直吊装都很便捷。可自由搭配10台不同工序的机器人和配套智慧管理软件,展开后即是按项目场景定制的微型生产线,操作工人经过培训持证上岗,1个人可同时操作3台机器人,在提升项目施工智能化建造水平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据悉,中建钢构是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子企业,自2014年起研究钢结构智能制造业务,先后在国内外建设了8个钢结构制造基地40多条钢结构工业化智能生产线,陆续研发了4类8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开发了2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位于广东惠州的智能制造基地H型钢智能生产线,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截至目前,中建钢构智能制造机器人销往新加坡、阿联酋、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多个省市,被应用于建筑钢结构加工、修船造船、水工等行业。

此次焊接机器人在建筑工地的大规模应用,是建筑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有力探索。

数字孪生“软实力”,全过程信息化管控

通过软件模型实现工程“数字孪生”,从而对建造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设计、建造、交付的“一模到底”。项目钢结构工程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将钢结构深化设计、加工、运输、安装及验收各阶段的数据信息,与BIM模型挂接,打造“工厂—工地的工业化全链条”管理体系,从而实现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控。

智能装备“硬本领”,打造空中作业工厂

应用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搭载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完成施工中繁重、危险和重复性高的工作,打造人机协同的作业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造楼神器”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可同时组织多工种多专业的立体化穿插施工,实现类工厂的工作场景。布料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12款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塔吊、智能电梯等4款智能设备协同作业,有效提高智能化施工水平,实现超高层的快速建造。

健康管家“物联网”,实时监测预控风险

利用BIM、大数据、AI、云计算等核心技术,集成软硬件系统,建立工业级物联网平台,包含无人机巡检、用电监测、环境监测等18项子系统,实时采集、汇总、分析数据,为项目生产提效、防控风险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人机协作和要素互联。项目与哈工大团队合作,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体系,通过这一建筑“健康管家”,实现结构设计验证,结构、幕墙的性、形、态监测及安全预警,为施工、运维提供安全及使用舒适度保障。

管理平台“智慧化”,数据驱动精细管理

基于BIM-nD理念开发C塔项目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土建、机电、钢构、幕墙等信息,实现BIM模型和施工过程关键数据的同步,通过数据、模型可视化辅助决策,以数据化驱动项目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助力项目高质量建造与数字化交付。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