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新无功补偿原理图

点击:7811 回复:126

我们做了不下百例,在广西用谐振能节电的人多如牛毛。南黄北曾。南宁黄有银东北曾凡昌,两个谐振能研究泰斗级人物。
19-01-11 23:08
  输出大于输入小试验: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有银做一个小试验:
试验结果:输出大于输入,证明电路谐振能存在。
输出有功功率功率为:P=172×0.085=14.62W,此时电度表测量得输入有功功率11.24W。
计算结果输出大于输入:(14.62-11.24)÷11.24×100%=30%
19-01-13 14:24
补充29楼:
 
               教授级高工黄有银是当代真正的科学家!
什么是科学家?科学家是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定义的专业类别贡献者。
科学家必须有新发现和新发明,有理论创新或技术方面的重大发明。如果没有只是做出对社会有贡献,只能称为劳动模范。
教授级高工黄有银:因为有新发现---谐振能;自己发明三项节电专利,与其他人合作创立世界节电新学说《电子力学》,2016年6月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在当代最大的科技难题是什么?是无功补偿的节电效果从书中找不到答案。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虽然很多,但他们不是做节电工作,更不会研究节电的理论。
创新必须在生产实践中产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做出了发现和发明。
一、简历:1938年7月出生,1965年由《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退休前是广西电视台台长,退休后自办节电《亿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任经理,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广播发射机技术》专著。
二、业绩:创立节电公司,发现谐振能,做出电能增大奇迹!
1、理论创新成果的标志?
(1)必须有学术专著、新定律、新公式组成新的科学体系,并且有重大新发明。
(2)黄有银是学术专著《电子力学》主要创立人。书中有两个新定律和三个谐振的计算新公式,形成一个“视在功率中心说”,还有发明四项节电器,分别获得国家专利。
2、重大发明成果的标志?
(1)必须具有应用成果,并且通过试验结果证实,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
(2)黄有银与网友发明的《谐振节电器》,有一个特征,二个规律,和三个关键属于节电原理发明,是各种专用节电器发明的基础,好比是第一台蒸汽机的发明。
他做出的150多项工程,平均节电率在30-50%之间,每年节约总电费3000多万元。
3、黄有银的创新成果对社会有巨大的贡献,应当称为当代真正科学家!
在交流电路中有两种负载,只会有两种学说,绝对不会产生第三种学说。
(1)《电工学》因对无功功率认识失误,形成一个“有功功率中心说”。
局部代替整体,产生理论与实践相矛盾,属于对电磁能的感性认识。因为否认谐振能的存在,节电与窃电分不清楚,不能开展节电竞赛,阻碍节电的发展。
(2)《电子力学》找到电工理论失误原因,总结出“视在功率中心说”。
通过研究当代电工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发现:感抗消耗电能,表现产生电压降。无功功率会做功,根据电表指针转矩与两个电流乘积成正比。电路谐振产生新能量,表现输入电流减小,输出功率增大。因为新学说是从当代实践中产生的,能指导实践的发展。
(3)《电子力学》是电工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外国有名科学没有做到的事情。如果获得公认,《电子力学》就是全世界大学物理教课书,可以开展节电竞赛,推动节电的大发展!
《科技信息》杂志报导:《电子力学》是《电工学》的新发展。《科技经济导刊》杂志报导:《电子力学》是电工理论的重大突破。分别在2016年10月发表。
4、在做无功补偿中利用谐振能发明三项节电专利,做节电效果30%左右。
(1)1989年荣获广西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1年荣获广西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2006年从事节电技术研究,2007年设计成功的“三相电子节电器”, 2008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证书。专利号为:CN200720080005.5。2008年末“一种智能三相电子节电装置”,2009年8月19日获得专利号为:CN200820113625.9。2012年10月24日“一种单相电子节电装置”被授予专利权,也是节能技术第三项专利。
(3)贡献:2015年前他先后做节电工程150多项,在无功补偿中做出电能增大一倍多的奇迹,每年节约电费达3000多万元!
三、奖励和荣誉:
1、奖励:获得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人民日报、中国百佳绿色财智人物和中国专利杂志“五项奖”。 获厅级以上奖励28项次,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项。
2、荣誉:曾入编《当代中国电视人》、《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第二册《中国知名专家人才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2018年荣获《全国学术科研大赛》研究生论文组国家级一等奖!
注:公认科学家对社会贡献不一定大,无名科学家对社会贡献不一定小。
19-01-13 18:10
回复11搂:
   公认无功补偿原理的失误主要原因?
  1,对无功功率物理意义认识不正确。
   因为无功功率不会做功,不代表电能,所以无功补偿只会减小电源输出的总电流,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中的有功损耗。负载做功大小不变。
   2,公认并联谐振负载中的总阻抗最大,电流最小。结论是正确的。
   (1)工书中讲:并联谐振感抗与容抗互相抵消,只有纯电阻起作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任何一个支路的阻抗都大于总阻抗。
  (2)如果公认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负载中的电流应该等于电源输出的电流。
  (3)理论是否正确,是由计算结果表示的。从实践得知:负载中的电流不等于电源输出的电流。
  (4)负载中的电流不变或是电增大。其原因是谐振产生内电动势,从电容器中输出新电流。负载中的电流为电源电流与电容器输出电流矢量和,大于电源电流。
  (5)根据力学理论,电流是由电子运动产生的,电子运动必须有力作用,即能量一一电动势。
  (6)如果没有电动势产生,从电源输出电流就不会减小。
  因此只有谐振能的存在,才会有无功补偿的节电效果。
所以公认的无功补偿,属于感性认识,新无功补偿是理性认识。
19-01-14 22:33
学习了。
19-01-15 11:45
回复34楼:
   如果您是在无功补偿公司工作,千万不要宣传公认的无功补偿原理。在公认无功补偿原理中,没有说明在用户电感负载中有节电效果,只会减少线路中有功损耗,无功补偿的好处在供电,不在用户。
   宣传公认无功补偿原理,对节电公司是一种反宣传,用户不会请您们做节电的。
  节电专家黄有银等,都在网页中宣传节电效果20一30%,从来不宣传公认的无功补偿原理。网中有节电案例。
  从实践得知:凡是节电效果大的,都是无功补偿与滤波器节电相结合。滤波器感抗大于负载中的阻抗2倍左右。
   滤波器有两个功能?
   1,治理有害谐波,提高电网质量。
   2,滤波器实际就是谐振器,产生新能量,增大电能,提高负载节电效果。
   有许多单位,只做无功补偿,当线路短时,就没有节电效果。
19-01-15 21:52
尊敬的3楼朋友:
  请您看一看:节电专家的来信!
曾先生您好!
   输出大于输入的现象确实存在,我在测量节电的过程中,已经遇到过4次,我的助手也遇到过,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8以上,就发生输出大于输入的现象
。后来我与我的同事探讨过这个问题,我的同事认为是测量问题,但是,我相信,接入电容器后,波形失真只会变小不会变大,因此,我们取得的结果应该是对的。
黄有银
2008.10.27.
19-01-22 10:19
像这样的“宝葫芦”现象,我就不评论哈。自己觉得有意思,就接着研究。在此鼓励一下。
19-01-22 10:57
尊敬的37楼朋友: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观点也就不相同,这是自然现象。您是不研究节电的,对电能增大现象不理解,也是正常的。
   我原来也不是电工,但在40年前我们地区缺少电能,3天2头停电,给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在那个时代是学习大庆铁人王进喜,为国家做贡献!
   当时我还年轻,有一分热血,下定决定探讨新能源,解决电能不足问题。经过几年走的弯路后,做一次无功补偿小试验:为了安全在变压器前边串联一个纯电阻灯泡,在变压器的输出负载也利用灯泡。试验结果发现:从电源输出电流减小,输出电流增大现象。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必然有新能量产生。
  此试验方法是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不论是做无功补偿的企业,还大学做谐振试验,都是电容器与电网直接相通,因为电压不变,负载做功大小不变。与公认的无功补偿原理是一样的,只改变从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负载做功不变。
  试验电能不增大+理论负载做功不变+能量守恒定律=电能增大不可能。
  个人一次试验结果是不可相信的,外行13做试验:不串联纯电阻,输出功率不变,串联纯电阻,也做出输出增大结果,节电专家做试验,同样做出输出增大现象,并且在无功补偿中发现输出大于输入10次以上。
  无功补偿是否产生电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意义,但对于研究节电的人来说,是理想的结果,是做各种节电器的基础。
   因为电工理论创新与世界公认观点不相同,宣传难度极大。制造实用的节电产品,我也没有能力。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网上朋友。在网上朋友的帮助下解决许多难关,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公开出版《电子力学》。不曾想没有作用,看到网页中宣传的公认无功补偿原理,联想到节电效果当成窃电反对的情况,研究新的无功补偿原理。
   看到发贴至今,还是用处不大。世界许多事,普通人做不了主,顺其自然发展吧!
   我是快上天之人,名利对我无意义,只求有接班人!
19-01-22 12:56
也没关系,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也是事实。当人们还没认识到真理的时候,往往真理是会受到打压的。这都符合历史规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哥白尼的发现,在他死后若干年以后,才被人们证实他的学说正确。
不过,当人们没有逾越传统观念的时候,往往对新的东西不会积极的去响应和认识。特别是节能类的东西,都是很谨慎的态度。因为有些东西已经挑战原理了,比如说,基尔霍夫定律,一个电路中的节点,流入电流等于流出电流(不考虑损耗的前提下),如果流入少,流出多,势必挑战了原理呦。
19-01-23 16:31

上一页 下一页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