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升级”,力控科技

2009-10-16 11:20 来源:力控科技

  打开电脑,显示器的右下角经常会出现windows系统的提示,发现新的某某程序,请及时更新升级。

  同样,作为国内知名的工控组态软件的生产商,北京力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控科技”)也面临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而用户需求的提高促使力控科技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不断“升级”。

  力控科技是专业从事监控组态软件研发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软件产品初创于1992年,公司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逐渐奠定了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从1993年至今,力控软件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在石油、石化、国防、铁路(含城铁或地铁)、冶金、煤矿、配电、发电、制药、热网、电信、能源管理、水利、公路交通(含隧道)、机电制造等行业均有力控软件的成功应用。力控已经成为民族工业软件的一颗璀璨明星。

  《电气时代》:您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力控科技坚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力控在中国进入“节能增效”为社会主旋律的时期,所做的“正确的事情”有哪些?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什么?

  马国华:我们所说的“正确的事情”是指努力实现“2006-2010”力控的五年规划。

  我们已于2005年9月制定完成2006-2010年的公司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力控科技将进入更快速的成长期,力控的产品线也将更加丰富,到2010年年底,力控现有产品线都将作为子公司独立运转。届时,力控的所有产品都将全线进入高端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电气时代》:6月,力控ForceControl V6.0新品推介会在济南、青岛、上海等6大城市相继结束。为什么首先选在这六个城市进行新品推介?推介的效果怎么样?接下来,在全国其他城市,是否也会举行ForceControl V6.0新品推介会?

  马国华:首先在这6个城市进行产品推介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我们在这些城市均有分支机构;便于推介会的展开以及会后回访;其次,从全国市场的分布来看,这些城市均占有很高的市场需求份额。

  从效果上看,我们本次所举办的新品推介会是很成功的。因此,下半年我们还将会在十余座城市举办ForceControl V6.0推介会。

  《电气时代》:ForceControl V6.0与ForceControl V5.0相比,有什么不同?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马国华:力控6.0在秉承5.0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对历史数据库、人机界面、I/O驱动调度等主要部分进行了大幅提升与改进,重新设计了其中的核心构件。力控®ForceControl6.0使用. NET开发技术,开发过程采用了先进软件工程方法:“测试驱动开发”,产品品质得到充分了保证。

  与力控早期产品相比,新推出的6.0版本在数据处理性能、容错能力、界面容器、报表等方面产生了巨大飞跃。

  《电气时代》:软件行业利润的90%主要来自软件知识产品的核心即知识产权,而不是软件磁盘本身。这为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难题。三难力控怎样看待?

  马国华:知识产权,一是保护,二是积累。软件的正版意识是软件业生死攸关的关键,知识产权保护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完善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对侵犯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打击力度,为我国软件创新提供制度保证,为软件业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电气时代》:软件与硬件厂商的配合,也是软件研发商应该密切注意的问题。力控科技如何实现与硬件厂商的密切配合?

  马国华:目前市场上,硬件厂商与自动化软件厂商的广泛合作是由组态软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自动化软件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认为这种合作是双赢性的,软硬件厂商通过彼此合作而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起到软硬件兼容性互相认证的作用。这对于用户选择产品是有好处的。

  《电气时代》:软件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软件的升级周期变短成为软件行业的一大趋势。软件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对人才和技术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三维力控近年推出新产品的节奏非常快,您认为是什么因素使公司保持了持续的创新力?

  马国华:中国每天都有组态软件应用领域的突破,很多新的技术在不断地被应用到监控组态软件中。从根本上讲中国组态软件技术上的创新,来源于市场的带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信息化社会将为组态软件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组态软件永远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力控产品升级的出发点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工业自动化软件的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用户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不断升级都是很大的推动力量。因此作为厂商,我们的新产品设计、原有产品升级计划必须符合这种需求和变化。

  同时对影响产品的相关技术发展动态有及时、清醒的认识。一切好的都要学,要学习本质的东西。向成功者学习成功的经验,向失败者学习失败的教训。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我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20%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真正做到了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维护分开管理。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