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

2025-11-12 09:08 来源:上海普陀

11月11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普陀区拉开帷幕,大会围绕“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生态”这一主题,共同谋划“十五五”时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蓝图,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韩大东,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台湾机器人协会理事长丝国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出席活动。本次大会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胡广杰表示,近年来,普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依托机器人产业基础,积极拥抱变革、主动顺势而为,培育创新动能、厚植产业沃土,全力建设链接上海资源、赋能沿沪宁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枢纽。站在新的起点,普陀区将持续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生态,强化创新策源,深化区域协同,完善生态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徐念沙表示,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机器人作为机械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一,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在宏伟蓝图下,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的典型代表,战略意义愈发凸显。下一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引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构建开放共享、协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苏波表示,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坚持创新引领、突破瓶颈、快速发展,取得了非常亮眼的重大成就。上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以智能机器人为重点产业发展导向,持续创新产业生态,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相信以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注入新的活力,攀登新的高峰。

王卫明表示,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展望“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国家安全等为根本目的,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续写新篇章。

李春江表示,“十四五”期间,检测认证助力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同步跃升,检测认证的服务能力也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持续的提升。期待本次会议以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识为契机,更好地发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推动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检测认证体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家质量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注入动力。

现场举行了第十届“创客中国”智能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

为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了《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识》。此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还联合各行业平台,共同发起“机器人应用生态共建行动”。现场还发布了五项团体标准,将对强化行业监督、保障产品安全、规范企业经营,激励企业提升能效水平,促进关节模组的规模化使用起到积极作用。《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与未来图景白皮书》也同步发布,白皮书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的指导下,立足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深入解析了电机、灵巧手、丝杠等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正以“感知—决策—执行”的全链路能力,重塑产业边界、点亮生活场景。现场,普陀区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启动,将为具身智能的突破提供更精准的资源赋能、专业的场景支撑和全周期的成长护航。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行业大会之一。大会每年召开一次,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大会邀请关心和从事机器人行业的政、产、学、研、用、金、人等各方人士共同参与,通过主旨报告、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多元形式,分享宝贵的实践智慧,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生态,是关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加强业内外沟通交流、凝聚行业发展共识、共商产业发展大事,系统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年度盛事和重要平台。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