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利润同比暴增232.35%,工业机器人企业2025三季度业绩出炉!

2025-11-05 11:21 来源:MIR睿工业

工业机器人上市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均已出炉,为方便更清晰地对比,MIR睿工业整理了主要机器人厂商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以下简称“利润”)一览表(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更清晰的参考。

机器人主要本体厂商业绩分析

2025年三季度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情况:

根据MIR DATABANK最新数据披露,2025年Q3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约8万台,同比增长7%。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24万台,同比增长约13%。

从数据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环比放缓,据调研,这主要源于行业需求与市场竞争两方面的综合影响。从行业整体需求来看,三季度市场需求较上半年有所减弱,其中电子行业的需求在上半年已完成集中释放,进入三季度后需求增量明显收窄,而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的投资计划出现延迟,进一步拉低了行业整体的需求基数。

与此同时,内外资厂商竞争日益加剧,部分主力机型价格已触及行业低位,进入存量竞争的白热化阶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需求放缓与价格竞争的双重压力,各厂商纷纷主动调整市场策略,通过聚焦细分场景、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突破困局,这也使得部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依然实现了营收与销量的增长。

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

中国主要机器人本体厂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重点企业业绩解析:

埃斯顿

从营收表现看,埃斯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04亿元,同比增长12.97%。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持续扩容与埃斯顿的龙头地位,根据MIR DATABANK数据显示,2025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高于行业市场增速,前三季度机器人出货量连续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利润端 “单季爆发、全年扭亏”。埃斯顿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900.39万元,同比增长143.5%,仅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达2232.17万元,同比暴增232.35%,成为拉动前三季度盈利的核心引擎。利润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埃斯顿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与订单结构的优化,据埃斯顿三季度报显示,埃斯顿将进一步加强销售管理,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高质量订单中,并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原材料国产替代、实施制造精益管理等降本增效措施,逐步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

拓斯达

利润同样实现“扭亏为盈”的拓斯达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降24.49%,公司继续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2.34%,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前三季度,拓斯达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446.75%,据报告显示,公司利润上涨的主要原因系:①产品类业务收入增加,同比增长12.38%,毛利率为38.74%,同比增加2.55个百分点;②2024年12月25日公司可转债“拓斯转债”摘牌,报告期内相关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462.21万元。

主要机器人零部件厂商业绩变化

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

中国主要机器人零部件厂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减速器是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核心部件,工信部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中重点支持精密减速器国产化,随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企业在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领域技术突破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但高端市场仍面临外资品牌竞争。

绿的谐波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4%,营收额超越2024全年总额,归母净利润增长59.2%,产品技术壁垒高,市场份额领先。双环传动在RV减速器领域优势明显,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与国内外机器人厂商深度合作,产能扩张支撑业绩增长。中大力德的精密减速器业务营收稳定,但增速相对较缓,需关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能力。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