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5新型工业化优秀实践案例

2025-07-30 10:11 来源:DBC德本咨询

1、案例名:天翼云助力国家能源集团 “AI+” 专项行动 —— 构建能源行业智算新标杆

申报方: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方:国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基于该方案,天翼云为国家能源集团“AI+” 专项行动提供智算+通算一体化的支撑,助力其相关大模型业务的场景化落地。天翼云提供智算算力、专属云、并行存储、安全防护等全栈服务,采用按需租赁模式,满足业务弹性的诉求。基于智算资源池实现算存网高效协同,有效提升大模型训练中数据交互效率,满足能源行业 AI 模型训练、推理等场景的高性能需求,支撑风电、火电、煤炭等重点领域场景每日超 50TB 数据处理。同时基于公有专属云服务实现了业务数据的物理隔离,符合国家能源集团对核心生产数据的高安全等级要求。并通过部署等保三级以上安全体系及低时延专线,保障集团总部与下属单位安全便捷访问。配套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涵盖运维保障、技术培训等,有效降低了用户的运维运营成本,提升了 AI 业务创新效率,为能源行业智算应用树立了标杆。

2、案例名: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智算项目

申报方: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

使用方:中国石油

案例介绍:中国石油承担央国企责任,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油气行业的结合与应用,面向“数智中国石油”规划五个一任务,重点围绕油气行业建设对内,在油气生产、炼化生产、运营管理、经营决策、综合办公等方面开展场景建设,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对外,面向消费者提供智能服务,面向能源化工行业从业者、石油化工小型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行业知识和能力输出。中国移动积极参与并助力“数智中国石油”战略的深入实施,助力中国石油完成工业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行业大模型—中国石油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成功上线,面对中国石油多模态、超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任务需求,移动云依托“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独家承载,全方位支持昆仑大模型的稳定运行,全方位赋能勘探、炼化、销售、制造等43个石油化工行业创新应用,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算力方面,为中国石油提供了峰值最大达1950P的稳定算力,保障昆仑大模型及其行业应用系统的平稳运行;网络方面,通过全球运营商最大SDN-SRv6骨干网进行数据汇聚与算力互联,提供12.6G+专线带宽,构建1/5/20ms超低时延圈,实现中国石油各分支机构高速入云;安全方面,通过网络隔离、存储隔离、算力隔离、内生安全等技术能力,为其海量企业数据安全上云筑牢防护屏障;服务方面,成立专项智算服务团队,累计投入200+技术专家辅助部署、开发,7*24及时响应,定期开展健康巡检与性能优化,全方位保障服务稳定运行,无后顾之忧。

3、案例名:健力宝数字工厂项目

申报方: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方: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树根科技应用行业领先的各类复合技术实现生产作业标准化,让数字化覆盖长流程的各个环节,基于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管理,优化MES系统,提升效率、精准控费,健力宝数字工厂借助各类新兴技术实现了产供销协同,业务、数据、资金的三流合一使得管理决策更加精准。其中,数字化全要素管理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故障停机损失、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耗成本、优化成本支出,并提升生产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而5G 消息+溯源管理的应用在减少人工、降低投诉、提升效率、提高溯源精度上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人力减少可达33%,溯源有效性的提高可达7.5%,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追溯,让数据真正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4、案例名:荷光储智控项目

申报方: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方:浙江环益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浙江环益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面临着光储项目管理成本高、收益难保障、策略执行难等挑战。新奥泛能网为其提供“荷光储智控解决方案”,依托“能碳智控一体机”构建“端-边-云”协同体系,实现了对光伏、储能、负荷数据的实时监测,结合电价与预测信息秒级生成最优充放电策略并100%成功下发,驱动运营模式由“人工设置”升级为智能“平台托管”与“无人值守”。并获得显著成效,实现年节省用能成本达45.6万元,光储综合收益提升8%,其中储能收益提升超10%,需量电费月均节省超1.8万元。该项目已成为绿色低碳转型标杆,验证了泛能网应用“能源+AI”的技术能力破解荷光储协同难题,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运营效率,为工业、公建及园区等各类用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实践经验。

5、案例名:OceanConnect IoT 平台推动车厂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申报方: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案例简介:通过应用华为 OceanConnect IoT 平台, 一汽实现了对千万级车辆的有效管理, 并发处理百万车辆的信息。平台的开放 API支撑了一汽开展新业务的快速开发,系列化 Agent 则支持快速集成新设备。平台还为一汽提供了能够支持实时分析的大数据处理能力, 并支持车队管理、共享租车等多种业务。借助平台的能力,一汽提供了“挚享”租车服务,未来将逐步在平台上增加车辆控制、轨迹回放、车况检查、电子围栏等新型车联网业务。 预计到 2020 年,通过 IoT 平台管理 200 万车辆及 25 万支车队。

6、案例名:杭机未来工厂项目建设

申报方: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方:浙江杭机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杭机未来工厂以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目标,通过数字化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大数据驱动流程再造,稳步提升企业价值链与核心竞争力。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全环节深度应用数字孪生、5G、AI 等技术,实现全流程优化。依托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通各环节,研发周期缩短23%;集成多系统形成闭环管控,订单准交率提升5%,生产效率提升29%;实施能源管控系统并利用光伏新能源,实现精细化管理,单位产值能耗降低8%;输出行业数字化模板及工业 APP,解决共性问题,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依托企业综合运营驾驶舱,以精益制造和精准运营为目标,实现生产、采购等各环节精益管理与智能决策。

7、案例名:先临三维多元测量设备助力德恩精工实现产品全尺寸质控

申报方: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方: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德恩精工拥有锻铸、机加、热表、总装、仓配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其生产环节复杂多样,测量需求也各不相同。基于此,先临三维为德恩精工提供不同形式的三维扫描检测解决方案。在铸造环节,先临三维跟踪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无需贴点,能够对不同大小的铸件快速进行全尺寸扫描检测,通过与数模对比,可直观查看加工余量情况以避免铸件过切风险。同时得益于便携易用的设计,该设备可直接在车间等多场景应用,减少铸件搬运。在精密机加工环节,先临三维固定式蓝光三维扫描仪精度最高可达5μm,实现精密产品的全尺寸检测,提升尺寸质量控制能力。德恩精工引入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后使单个样件整体检测时间从1小时缩至20分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8、案例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车辆智能体在地铁智能运维中的应用

申报方:北京国信会视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方:某地铁公司

案例简介:基于大语言模型、检索增强(RAG)和Agent智能体等技术构建车辆智能体,实现车辆知识库智能问答、故障分析和生成应急解决方案,通过Agent编排实现车辆智能体与PHM系统、车站运维等系统之间的高效联动,能够实现车辆故障迅速响应并进行故障诊断,智能分配班组,自动任务领取,智能清点判定,减少冗余环节,优化资源调度,从而优化车辆段维修维保的流程,实现降本增效。助力轨道交通客户实现业务重构、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实现车辆故障修、计划修、预测修业务流程智能化,故障修、计划修工作量均降低20%,预测修实现由无到有,从而减少站车辆段巡检人员的工作量,实现降本。提高车辆段维保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增效。

9、案例名:基于AI算法的产品质量智能检测系统新型工业化应用

申报方:青岛华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方: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华正信息依托华正云数字化平台的AI算法能力,为海博生物打造产品质量智能检测系统,有效破解质检环节的效率、精准度及成本管控难题。系统构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实时检测-持续优化”的闭环体系,融合多光谱工业相机、边缘计算设备与云端平台。其中,多光谱工业相机可捕捉微米级缺陷;AI算法引擎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借助迁移学习技术,3~5天即可完成模型训练,快速适配不同产线需求。检测到缺陷后,系统能在0.5秒内触发报警、定位工位,并联动MES系统实现全链路协同。凭借多场景适应性、动态模型优化、端边云协同、标准化接口设计四大技术创新,实现质检效率提升300%、人力成本削减50%、缺陷识别率超95%,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基础。

10、案例名:用友BIP助力双良集团构建“智慧服务 + 智慧能源”的“大服务”平台

申报方: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方:双良集团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双良集团携手用友,构建“智慧服务 + 智慧能源”的“大服务”平台,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全面提升研发、生产、营销、服务水平,完成了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能源管理商转型,实现了从信息化到数智化、从ERP到BIP的跨越式发展,为管理、经营、商业赋能,构建产业新生态。决策效率提升10%,工程师效率提升30%,服务成本降低10%。

11、案例名:铸造业MOM系统驱动的全链路数字化革新

申报方:合肥谷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方:亚新科国际铸造(运城)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亚新科国际铸造(运城)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等核心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的制造企业,客户涵盖美国康明斯、卡特彼勒、一汽解放等国内外知名车企。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公司引入谷器数据制造运营管理系统(MOM),成为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项目覆盖多车间与仓库,涉及十大功能模块,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其先进性显著:梳理标准化工艺流程,打通全链路数据闭环;推进仓库备料等环节电子化,实现实物流与信息流实时同步;推行工序级管理,强化生产监控;创新物料分摊功能,提升成本核算精准度;集成ERP等多系统,消除信息孤岛。通过实时数据支撑决策,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彰显数字化转型的前瞻性。

12、案例名:玲珑轮胎服务转型全面上云

申报方: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方: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腾讯云助力玲珑轮胎建立全球化产业服务平台,并为玲珑轮胎的客户、产品及生态合作伙伴搭建全生态、全天候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连接的智慧营销云平台,助力玲珑轮胎优化服务体系与服务流程,打造品牌消费者零距离互动营销。通过“轮胎与非轮胎结合”与“商品与服务结合”,打造玲珑店铺的整车综合服务能力;帮助门店提高客户运营能力,通过智能化的工具和营销运营专家,指导门店做好基础进销存,用户运营和在线商城运营;将潜客和销售价值线索同步到门店,为门店引流。此外,以小程序、企业微信与微信生态为载体,融合社交与电商,打通企业线上线下的全链路流量通道,以客户海量的消费者行为信息及位置服务数据为基础,依托于腾讯云营销数据中台,充分融合用户画像、行为分析与公众号运营等多方数据,将各业务系统产生的订单、线索、客户信息及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统一用户身份管理,构建起包含用户数据管理、标签管理、画像分析、推荐系统、自动化营销触达、社群营销、会员管理、多维度数据分析等精准营销数据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数据-服务-营销”一体化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13、案例名:助力安捷睿打造"AI+制造"品牌

申报方:百度智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使用方:安捷睿(厦门)机器人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安捷睿着力服务高端制造业,深耕硬质合金行业,做硬质合金视觉检测相关设备的领头羊企业,开发全系列产品检测设备,与硬质合金客户一起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百度云与安捷睿公司联合研发,集机械、光学、传统机器视觉和AI视觉为一体的高智能检测设备,用于硬质合金微铣棒材的外观缺陷、尺寸的自动化检测,对不合格品有单独缺陷收料口,对合格品进行自动喷码、喷码识别、自动装盘;不合格品经过复检后同样可以进行自动喷码、喷码识别、自动装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力安捷睿打造"AI+制造"品牌。

14、案例名:基于工业画布智能体的维检智慧大脑

申报方: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方:某工业企业

案例简介:传统运维检修过程中,常常在故障排查、诊断、分析过程中,需要调取多种系统的文档、数据、图纸、模型等多模态数据,不仅浪费宝贵的故障处置时间,并且数据之间没有上下文关联,没有统一的处理界面,无法自动化进行推理分析,只能通过人工离线进行多步处置,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错,长期下来宝贵经验也无法沉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寄云科技基于大模型研发的工业画布智能体,为运维检修过程中提供以下的功能:多模态数据融合:通过工业画布智能体和大模型能力,支持自然语言指令和多模态数据拖拽上传,统一多模态数据湖,实现多模态数据的识别和融合,支持基于图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实现领域建模,统合多种格式的文档、结构化数据、图片、PID图纸等,形成跨模态对齐模块。

15、案例名:星星充电N2.MES制造执行系统

申报方:摩尔元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方: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简介: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涵盖交直流设备、充电枪头等核心部件,服务于奔驰、宝马、比亚迪等全球58家知名车企。公司在生产运营中面临多品种小批量并行、流程长外协多致计划协同差、主机厂高要求稽核与质量追溯挑战、以及生产设备数据孤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核心需求,摩尔元数帮助公司实施了N2.MES制造执行系统,集成仓储、计划、生产、质量、设备管理及ERP系统等模块,覆盖原辅料至成品全仓库及SMT、DIP、组装全产线。系统通过条码统一管理实现物料与质量双向追溯,满足车企稽核要求;通过柔性化生产工艺配置实现排产与物料的快速联动调整;通过电子看板及可视化大屏透明展示生产KPI;并实现与测试、老化、SMT等关键设备联机,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异常预警。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带来了显著效益:产品切换时间缩短50%,制造周期压缩30%,人均生产效率提升70%,计划达成率提高20%,有效支撑了复杂生产模式的精细化管理和主机厂的严苛要求。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