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控技术亮相"化工届奥林匹克",创始人褚健发表《人工智能发展加速流程工业智能化》演讲

2025-07-18 10:39 来源:中控技术

2025年7月14-17日,被誉为“化工界奥林匹克”的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WCCE12)与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APCChE 2025)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同期启幕。中控技术作为流程工业智能化领军企业与工业AI领域先行企业受邀出席,中控创始人褚健出任“化学工业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分论坛联合主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本届大会系1956年创办以来首度落地中国,由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和亚太化工联盟授权,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大会以“迎接全球挑战的化学工程范式变革”为主题,汇聚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66个国家的近5000位科学家、行业领袖与企业高管,配套展会面积达11000 m²,观展人次逾2万,规模与层级均创历届之最。

AI时代流程工业迎来安全 高效 绿色未来

中控创始人褚健以“化学工业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分论坛联合主席身份发表《人工智能发展加速流程工业智能化》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控技术通过工业AI技术推动流程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

褚健表示,近年来,面对全球工业智能化的浪潮,传统的自动化技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流程工业对“实时决策、全局优化、安全韧性”的时代需求。一直以客户成功为己任的中控技术也开始重新思考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中控的价值定位,重新思考如何在新的技术和场景下,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

“工业控制系统作为工厂的'大脑'与'神经中枢',需要依托深厚的知识积淀。”当前,AI技术已在工业智能系统中崭露头角,不仅能实现对生产全流程的精准调控,其集成化系统更可攻克诸多传统工程技术人员难以独立应对的复杂技术难题。AI技术的应用,可重构基于数字化的生产逻辑,以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发挥数字资产的巨大价值。

在这样的思考之下,中控技术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和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断探索工业AI创新发展之路,已构建起包括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和通用控制系统UCS(Universal Control System)在内的完整工业AI技术体系,可以助力企业实现内操智能化、外操无人化,达到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目的。

1通用控制系统UCS

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等专用设备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更多开放互联场景与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中控技术推出的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打破了传统DCS的物理控制器、I/O模块与机柜群的桎梏,以私有云、全光确定性网络及智能设备的极简新形态,深度融合云原生、全光工业网络技术、APL技术、AI-Inside理念,以AI加持工业控制,实现了机柜室空间占用减少90%、线缆成本降低80%、项目建设周期缩短50%,已在兴发集团、欧洲星源等企业成功部署。

2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是基于生成式AI算法及海量工业数据训练而成的时间序列大模型,能够对生产单元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刻洞察,全面了解生产装置的运行状态,精准预测生产装置的未来趋势,通过统一分析类、优化类、控制类、培训类等工业建模过程,实现装置的跨工况、高精度、高可靠模拟与预测,实现人效提升30%~50%,装置生产效益提升1%~3%。

同时,中控技术创新提出“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希望通过工厂操作系统,整合工业AI与大数据能力,并以四大数据基座——集散控制系统(DCS)、全设备智能感知平台(PRIDE)、全流程智能质量监控系统(Q-Lab)、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的应用,为TPT提供充分而精准的决策燃料,构建“数据驱动感知—模型赋能决策—应用闭环优化”的价值链,助力流程工业迈向全局自治。

褚健表示:“在AI时代,一切皆有可能。通过AI赋能的优化与控制,流程工业将迎来更安全、高效、绿色的未来。随着工业AI时代的到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必然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AI技术,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革。中控技术近年来积极布局工业AI领域,不断加大企业在工业AI方向的人才储备和研发投入。”

中控技术正以“ALL in AI”战略为引擎,将AI与工业know-how深度融合,面向未来,中控技术亦将持续深化AI产品的落地实践与价值产出,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以开放共赢之姿共同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流程工业新生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持续动能。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