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赛默飞世尔科技荣登 2025 年《财富》中国 ESG 影响力榜单

2025-05-19 11:32 来源:赛默飞世尔科技

近日,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凭借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成功入选 2025 年《财富》中国 ESG 影响力榜单。这家年销售额逾 400 亿美元的科学服务领域巨头,凭借四十余年本土化深耕的深厚积淀,将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以十年 STEM 教育公益的坚守传承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落地,为行业树立了ESG 实践典范。

赛默飞世尔科技荣登 2025 年《财富》中国 ESG 影响力榜单

作为《财富》连续第四年编制的权威榜单,2025 年中国 ESG 影响力榜通过多维度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的综合表现,旨在树立可持续发展标杆。今年榜单吸引近 300 家企业申报,覆盖新能源、制造、大健康等多个行业,最终 100 家企业脱颖而出。赛默飞的入选,不仅印证了其在环境治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三大领域的系统性突破,更折射出《财富》对其以科技驱动行业绿色转型、以公益培育本土创新人才的双重认可。

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治理层面,赛默飞以清晰的碳管理路径推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设定 2030 年自身运营碳排放较 2018 年减少 50%、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并将供应链端的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核心,计划 2027 年推动 90% 供应商设定科学碳目标。

在推动自身及产业链低碳发展的同时,赛默飞通过前沿技术创新针对新能源开发、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以及新污染检查等可持续重点发展领域,推出了一系列覆盖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完整解决方案,以科技赋能本土绿色发展。

    

从左至右依次是Invitrogen DynaGreen Protein AG 磁珠、Thermo Scientific TDE 系列超低温卧式冰箱以及Thermo Scientific Vanquish Core HPLC 系统

作为赛默飞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Greener by Design” 计划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标,在中国市场推出超 500 款绿色解决方案,覆盖制药、医疗、科研等领域。该计划推出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产品。例如,用于免疫沉淀的Invitrogen DynaGreen系列无微塑料磁珠,其材料使用较同类产品减少高达48%,主要包装废物减少约57%,成为赛默飞磁珠产品中的佼佼者。Thermo Scientific TDE系列超低温冰箱使用天然非氢氟烃制冷剂,能耗较前代型号减少高达38%;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产品生产线已于2023年在赛默飞苏州超低温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以本地化研发及生产进一步服务中国科研、降低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此外,适用于药物杂质分析、食品饮料成分分析以及水土污染物监测的Thermo Scientific Vanquish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系统,能耗较前代型号降低高达24%,其外包装也使用含65%工业后回收成分的聚乙烯泡沫。

通过优化材料使用、提升设备能效、推广循环包装等创新路径,该计划不仅助力客户降低环境影响,更与中国 “双碳” 目标形成战略协同。2024 年,其凭借在智能减碳领域的系统性创新,获新华社认证为 “智能零碳示范成果”,标志着行业对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高度认可。

助力从科学启蒙到高校科研的全周期人才发展

赛默飞在 STEM 教育领域的十年坚守,形成了聚焦青少年STEM启蒙、女性科研赋能及高校人才支撑的全链条公益体系。自 2015 年启动 “小小科学家” 项目以来,赛默飞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累计向近 40 所小学捐赠超 3 万个 “科学盒子”,通过趣味实验教具和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为超 15 万名青少年开启科学启蒙之旅。2025 年 1 月举办的 “中国慈善跑” 活动中,赛默飞进一步向该项目捐赠 50 万元,以实际行动延续十年公益初心。

2021 年起,赛默飞将公益视角延伸至女性科研群体,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 “女科学家成长计划”,为高校女性科研人员搭建跨代际交流平台,助力打破性别壁垒。与此同时,赛默飞联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推出 “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支撑计划”,聚焦前沿技术研究,为青年学者提供实验设备、科研经费及学术交流支持,推动高校科研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方明杰(Miguel Faustino)表示:“此次入选《财富》中国 ESG 影响力榜单,是对赛默飞践行‘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公司使命的肯定。未来,我们将秉承‘创领共生’的本土发展承诺,以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推动低碳技术突破,深化与产业生态伙伴的协同减碳,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