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下滑,国产机器人“一哥”埃斯顿加速出海
2025-05-14 14:54 来源:大河财立方
据MIR DATABANK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6%。其中,来自南京的埃斯顿机器人(以下简称埃斯顿)实现近20%的同比增长,占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10.3%,成为首个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国产机器人品牌。
虽然顺利成为国产机器人“一哥”,但埃斯顿也有自己的“烦恼”。如何扭转业绩亏损局面、实现盈利,是当务之急。
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埃斯顿核心收入下滑
5月13日下午,埃斯顿召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有投资者提出,埃斯顿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高于行业增速,但相关核心业务收入却下滑16.04%,存货同比增加28.41%。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埃斯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优化存货结构、降低库存积压风险、提高存货周转率?
对此,埃斯顿董事长吴波回应称,营收下滑受国际市场及国内下游行业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一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德国克鲁斯受国内重工行业下游需求不足、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及持续通胀等多重因素影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在光伏行业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严重。
吴波表示,由于克鲁斯业务的单位价值金额较大,其收入下降对公司整体业务收入影响较大。但埃斯顿国内机器人相关业务保持持续增长,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因此克鲁斯业务对公司整体机器人出货量影响有限。
针对公司存货同比增加的问题,埃斯顿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何灵军解释道,这一情况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公司为大客户订单储备相应物料。另外,还有部分已交付项目正在等待验收。
何灵军认为,随着埃斯顿2025年上半年销售的推进和项目验收的完成,库存水平将逐步下降。公司将通过强化需求预测与供应链协同,优化项目履约过程管控等措施,持续提升存货周转效率,减少资金占用。
继续锚定欧洲市场,埃斯顿加速出海
在业绩说明会现场,何灵军还介绍了埃斯顿经营业绩提升方案。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在该经营业绩提升方案中,不仅有优化营销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等常规举措,还强调了埃斯顿加速出海的决心——“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加快产品出海,打造更多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
埃斯顿董事会秘书肖婷婷表示,2025年,埃斯顿将继续拓展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关注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客户的出海机会,推动全球业务布局,期望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遭遇了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及持续通胀带来的收入下滑,但埃斯顿仍然将欧洲市场视作其出海的大本营。
据埃斯顿独立董事汤文成透露,公司已经在海外组建了国际化市场销售团队,今年将把更多资源投入在欧洲市场,希望通过欧洲市场的开拓,接受更高端、更前沿的技术应用的考验。
事实上,“向出海要增长”“不出海,就出局”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与选择。自2023年开始,海外市场也已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掘金的重点区域。
尽管海外市场广阔,但出海企业也将面临来自全球各地企业的激烈竞争,尤其是欧洲、美国、日本等机器人产业发达的国家。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东南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或更具有开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