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携手Desoltik,以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赋能电子行业实现“循环”升级
2025-04-28 11:28 来源: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随着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敏锐的投资者们正纷纷将资金投入到支持这一前沿技术的基础设施领域中。从如今各大IT企业在AI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中,不难看出半导体相关电子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仅芯片行业就将有望成为突破万亿美元级别的产业。
然而,AI等前沿技术在助力企业实现突破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电子废弃物已然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垃圾来源之一。
事实上,电子废弃物中蕴含着大量的珍贵原材料,包括金、钯、银、铁、铜和稀土矿物等。但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废弃物中,仅22.3%(约1400万吨)得到了妥善回收及利用。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几乎翻了一倍,而同期其回收利用率却只增长了70%。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产生超过8000万吨的电子废弃物。在此背景下,改进与电子废弃物回收及利用相关的基础设施,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集成机器人为这一挑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结合协作机器人、SCARA机器人、数字孪生和柔性输送系统等,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能够在提高电子产品供应链的循环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数字产业迈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利用机器人、自动化和AI技术,实现微芯片的高效回收及再利用
Desoltik是一家创新型初创企业,专注于从废旧电路板中回收微芯片,并实现可持续再利用,为电子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该企业起源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一个学生项目,旨在为那些仍然可用但已成为电子废弃物的微芯片赋予“第二次生命”。
Desoltik的使命是让电子行业更具可持续性,这与施耐德电气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方面的追求高度契合。因此,双方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从废旧电路板上拆解芯片主要依赖人工。工人凭借个人经验操作,不仅精准度欠佳,还易因误判损坏芯片。同时,人工拆解速度慢、效率低,一块普通电脑主板的芯片拆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此外,市面上电路板和芯片种类繁杂,企业虽可以定制专属机器进行拆解,但成本极其高昂。Desoltik团队希望借助更智能化的方式,高效拆卸功能正常的微芯片,并将其重新纳入材料循环中。
为此,Desoltik选择与施耐德电气和KIT生产科学研究所合作,将自动化、AI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打造了创新的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使得单一机器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芯片和电路板。得益于数字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机融合,该解决方案在实现全自动化的同时,还兼顾了操作灵活性和经济可行性,能够为广大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价值。
在AI视觉识别技术的加持下,柔性输送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和识别芯片,并评估其类型与适用性。随后,基于施耐德电气Lexium Cobot协作机器人、Lexium MC12柔性输送系统和Lexium STS SCARA机器人在内的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负责将芯片从电路板上脱焊并取下。
依托这一创新的解决方案,企业可有效延长微芯片的使用寿命,减少含有珍贵原材料的电子废弃物的产生,缓解电子行业供应链的压力,降低行业碳足迹和经济成本,显著提升整个产业的可持续性与循环性。
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迈向更具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工业未来
在数字时代,企业拥抱数字化不再是“可选题”,而是“必答题”。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唯有紧跟其发展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应对电子废弃物等问题,确保地球资源在未来多年内得到合理利用与再利用。
从Desoltik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绝妙的创意、一支创新的团队。AI和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等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正在有效减少电子废弃物的产生,为电子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领域加速向循环经济转型注入强大动力。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凭借在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域的专业能力优势,携手更多像Desoltik这样的企业伙伴,共同打造创新的行业解决方案,赋能产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