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智能制造:开启产业升级新征程
2025-04-27 10:46 来源:中国工业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推动高价值智能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成为每一家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日,在“AI向新・潮涌未来”2025浪潮数字企业创新大会上,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商业AI、工业软件、企业出海等,分享关于AI与智能制造的新思考。
深度融合的时代机遇
“在数据规模持续扩大,算法技术深度突破的新形势下,人工智能已从技术概念跃升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浪潮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继永在大会致辞中强调。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AI在当下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浪潮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继永
近年来,国家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AI+转型行动”,这些政策导向为AI赋能智能制造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看来:“人工智能的时代真正来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他认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推动制造业从传统模式向新型工业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谭建荣院士提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大)模型,能够创新设计构建大模型,引领市场需求。”在制造业中,产品创新设计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以家电行业为例,企业借助AI技术分析市场数据和用户需求,挖掘潜在的产品功能和设计方向。通过AI算法生成多种产品设计方案,再由设计师进行筛选和优化,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AI正从判别式智能向生成式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迈进。在新药研发领域,传统研发模式周期长、投入大,而借助人工智能,周期可大幅缩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分享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将带来巨大变革,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李毅中表示,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做优,要筑牢数据基础,着力点要深入到生产制造的核心部位,由企业扩展到产业链供应链,并深化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同时重视控制投资、降本增效。在AI浪潮下,更要加快AIGC在制造业的应用,研发AI大模型和专业模型用于生产制造及运营的各工序各环节中,创造高效应用场景。
李毅中表示:“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和安稳优运行,是制造业数字化的着力点。”在离散式制造领域,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通过人机交互和深度学习,实现了对加工指标的精准控制。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智能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程序和实时监测数据,精确完成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提高生产精度和效率。
流程式制造中,智能仪表仪器和软件模型的运用,提升了对生产条件的智能控制水平。以化工生产为例,通过AI技术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
李毅中部长强调:“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产、供链的数字化更显得重要。”产业链龙头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发挥“链主”的领军和整合作用,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针对企业AI大转型趋势与策略进行了权威解读,指出企业AI大转型需要转战略、转员工、转技术栈,全面洞悉智能体与AgenticAI大爆发等发展趋势,打造AI就绪的技术栈。同时,要对AI的长期价值有清晰认知、了解企业当前所处的成熟阶段、规划AI应用场景、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留出AI投入预算、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以商业AI赋能未来智慧企业
从+AI到AI+,人工智能正进入大规模应用的快车道。尤其是随着大模型的火爆出圈,更是激发出企业对数智化转型的广泛、迫切需求。
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代森表示,企业数智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跨越断层有四个关键跃迁,一是“复合AI”,人工智能不等于大模型,企业需要的是“判别式AI+生成式AI”的复合AI能力。二是“数据筑基”,数据治理是AI落地的生命线,高质量数据决定AI应用上限。三是“工具补链”,AI与企业应用间存在“工具链断层”,需构建数智底座。四是“软件重构”,企业软件优化重构,迎来了智能体时刻。
“我们要把AI技术应用到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魏代森说道,在生产过程中,AI还可用于质量检测、缺陷预测、故障诊断和预测预警,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会上,魏代森介绍了浪潮海岳商业AI在这方面的应用:“我们打造的AI原生企业软件,通过AI原生重构浪潮海岳系列软件,为企业提供了创新设计的有力支持。”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针对企业应如何加速智能体落地,浪潮数字企业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郑伟波表示,企业应聚焦“深挖高价值场景和夯实数据知识基础”两大关键定位,针对企业通用领域场景,可以选择开箱即用的场景智能体产品,针对企业专属场景,可以通过端到端大模型落地工具链,支撑定制化智能体开发。
郑伟波认为:“未来,AI与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智能体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体将在智能制造中承担更多复杂的任务,企业将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体网络,实现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工作。郑伟波强调:“我们要打造基于大模型+智能体+工具生态的大模型交互式的复杂智能体网络,推动软件迈向对话式和多模态交互的自主智能体方向。”
据中国工业报了解,浪潮数字企业多年来始终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聚焦技术突破、场景创新和生态共建,形成了“大模型基座+垂域应用+智能生态”的全栈能力,助力千行百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浪潮海岳系列产品,目前已经为79家中小企业、190家中国500强企业及超120万家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务。
AI正为全球市场扩张注入新动能
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局势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AI等新兴技术发展正为全球市场扩张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中国从战略高度将“走出去”纳入高质量发展框架。为开拓增量市场、优化成本结构、增强企业韧性,出海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企出海正面临着管理难、差异大、韧性差、风险多的主要痛点,以AI赋能管理运营能力提升是中企出海征途的数字化破局之道。
伴随中企出海进入深水区,中国ICT产业全球化进程同步加快。IDC数据显示,2028年全球ICT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美元,从硬件到软件,AI大数据成为焦点,中国方案正在加速推向全球。浪潮数字企业紧跟趋势,正式发布“全球化生态战略”。
浪潮数字企业高级副总裁杨良表示,浪潮数字企业将依托浪潮集团遍布全球的强大服务网络,立足香港,聚焦东南亚、中亚、中东等重点地区,实现30+国家海外布局,围绕海外本地化需求,加快产品国际化改造,升级全球化产品和平台支撑能力,将中国方案推向全球。同时,聚合国内外ICT生态,大力发展咨询服务类、产品销售类、解决方案类、战略联盟类伙伴,联合发布30+海外可落地场景解决方案、发展30+国家战略合作伙伴和100+本地实施交付伙伴,通过技术共生、市场共拓、标准共建,实现全球生态协同价值跃迁。此外,浪潮数字企业还将联合国内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出海产业本地化导入,满足海外用户产业升级需求。
杨良表示:“在企业出海过程中,利用AI进行智能合同评审、智能风险防控等,能够帮助企业跨越语言障碍和风险,进行好相关的风险合规,重构中国企业出海的竞争力。”这表明AI在供应链协同升级方面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还能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而真正的全球化战略落地,必然离不开客户以及生态伙伴的强力支撑。据中国工业报了解,会上,浪潮数字企业全球化生态战略正式发布。
一场大会下来,从时代机遇到产业融合,从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再到助力企业出海,AI作为智能时代的关键变量,正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新的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