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部署在边缘现场设备需加强可靠性关注,“7+4”模型助力工控机/盒子选型

2025-03-10 13:38 来源:IDC中国

边缘计算的兴起带动了更多工控机/边缘盒子等算力设备的应用,但也有不少用户因为对设备可靠性考虑不足,遭遇提前老化、卡顿、蓝屏等问题影响业务连续性。为帮助用户选择满足场景需求可靠性的算力设备,IDC提出“7+4”防护和可靠性模型,供广大行业用户参考。可靠性维度之外,市场份额也是可供用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量因素,IDC也正式启动了边缘算力设备/工控机2024年度市场份额报告的研究。从市场份额和格局角度,为用户及相关人士产品选型、了解市场等提供参考。

“7+4”模型反应产品及供应商技术水平

结合边缘设备实际场景应用需求,IDC总结提出评价设备防护和可靠性的“7+4”模型,具体包括反应某一具体产品防护和可靠性的7个维度,以及反应供应商在防护和可靠性方面整体技术能力的4个维度。

不同边缘计算场景所需要的防护和可靠性差异较大,产品的7个维度覆盖了常见需要考虑的各方面,不同场景的实际要求可能会涉及其中的1项或多项。供应商的4个维度则共同反映了供应商产品的整体品质水平。

7个产品维度主要包括:环境适应、工作温度、EMC电磁兼容、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特殊行业标准、强制认证、零部件。其中有些指标有行业内公认的测试标准,有些则尚缺少共识,即便标称参数相同,实际对应的工况条件可能并不同(如工作温度对应的工作状态),需要选型时重点关注和明确。

4个供应商维度包括:工艺/设计、质量体系、测试验证环境、售后体系。在产品标称技术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在这几个维度的能力更能反映供应商在技术指标实际达成情况。相对知名的头部供应商在这些方面的积累要好于一些新兴供应商。

结合场景需求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具体开展产品选型时,用户可以参考以上模型将需求场景拆分为具体技术指标,并通过要求供应商提供测试验证技术标准、报告等方式,开展产品的具体比选。实操中,一些供应商可能为了降低首次采购成本,模糊了产品可靠性描述,给用户未来长期使用带来额外成本和风险,建议用户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采购成本的测算,选择满足场景可靠性需求、长期成本最低的产品,而非只是采购成本最低的产品。

IDC启动2024年度边缘算力设备/工控机市场份额报告研究

除了从技术指标维度进行选型,供应商市场份额也可以作为用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参考之一。IDC 于2024年开展了对2023年中国现场级边缘算力设备/泛工控机市场份额的研究——研华、研祥、西门子、华北工控、诺达佳、威强电、凌华等公司处于市场领先位置。但随着下游市场的变化,整个市场格局也在持续变化,IDC也将跟踪研究经过2024年的发展,市场的最新格局和变化趋势。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