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机电一体化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外包没有好下场,没有省钱,也没有省力,更没有省心

点击:2894 回复:18

之前我有个公司的是做玻璃厂商设备,给BOE做设备的,他就是找外包搭建架子及整体设备,机械和电气都是公司的,也就是说框架找外包,其余的控制及机械器件都是我们做,机械安装的电磁阀底座及机构,我们接线及调试。。
19-08-16 01:21
我们公司电气外包,仅仅在配电盘外包,程序外包怕不是失了智。
19-08-16 18:56
电气外包可怕吗?不觉得,到时还怕控制要求老拉抽屉,再就是怕拖,本地还好点,外地跑路费你又不增加,最后还拖欠尾款,美其名曰客户没验收,没打款.......
19-08-16 19:54
有没有好下场倒也未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生产管理策略都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时间情况啊
要是合作的好,机械厂商和电气外包可以合作共赢,合作的不好,相互嫌弃相互勾心斗角,一起入股做生意也能闹掰了,只不过所托非人而已
19-08-16 21:24
   几年以前, 有二种设备的软件是找重庆大学的教授和相关的博士学生做的。由于用户的要求各有不同,经常要改一下软件功能什么的,多改几次写软件的就不高兴了:这东西天天改,这次改了下次不改了。
    这二台机的其中一台计算公式我怎么都觉得不正确,在使用过程总有说不出来的一种误差。但是这个计算公式是经过了几个博士及博士导师做出来,我一个小学生毕业的哪敢提出异议?这么个烂软件用了几年,设备也调得我没有脾气了,主要是故障了我没有办法经过软件调试。
  后来几个博士毕业走了,教授也弄得不想弄了,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大家都累,于是我自己学了软件编程。自己重新做软件,把公式改了,设备也好了,使用也正常了。
 这也算是外包的失败教训之一吧!
 后面也找过一些外援做过软件,不过都是软件做好之后,我自己修改,整体上,技术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象我的一些设备常常在外地,坐飞机也要二个小时以上的地方,找外包调试成本真的是很高很高的了,所以我认为可以让别人做软件,然后有问题自己来进行修改,这样做我觉得还是可行的。这种做法,只要有原代码,技术永远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机械就不可能外包了,机械本来就是设备的骨架,如果设计都要外包,那就不要做这个行业了。
19-08-18 22:32
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机械实现不了的,电气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认为机电是一家,互相配合很重要.......
19-08-21 12:47
外包也要看什么样的情况的,我单位里机械外包给别的公司做啦
19-08-21 13:48
替代性强的可以外包,否则,嘿嘿,盗版快得很。
19-08-21 14:53
看你设备的难度了,简单的设备,机械和电气都容易搞,外包问题也不大
但是现在的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据追溯要求(比如连接SQL数据库),过程质量自动管控,电气软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而且现在的标准件做得越来越丰富,很多自动化的设备就是把一大摞标准件堆砌起来,而不需要太多的非常规机械设计;
总之一句话,机械和电气软件的关系,就好比一个人,机械是骨骼,软件是大脑. 在农耕社会,骨骼比大脑重要,在封建社会,骨骼和大脑一样重要,在现代化社会,大脑比骨骼重要.
19-08-21 18:28

上一页 上一页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