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从全球适配到中国定义,探究西门子本土化大动作的背后

2025-03-27 18:42 来源:中华工控网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让“内卷”成为行业热词;另一方面,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的浪潮又为企业带来了结构性机遇。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破“卷”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全行业不得不思考的战略方向。

作为工业领域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军者,西门子正以更加自驱式的创新策略,支持中国制造业高价值转型。3月25日,西门子在上海以“中国加速2.0”为主题的智能制造创新产品发布会上,重磅推出18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品,其中16款实现了全面本土研发,彰显出其深耕中国市场的雄心与决心。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产品发布会,更是西门子在华战略升级的宣言。

全链条本土化的底层逻辑

西门子深耕中国市场150多年。过去,西门子的产品开发遵循“全球通用”逻辑,一款产品需要同时满足中国、欧洲、美国等市场的需求,研发周期长、认证复杂,难以快速响应单一市场的独特需求。如今,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复杂性让西门子重新审视这一模式。

西门子中国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指出:“中国单一市场的14亿人口和完整产业链,已足以支撑我们基于本地需求开发产品,而无需过多考虑其他市场。”这种从“全球通用”到“中国专注”的思维切换,正是西门子进一步本土化的重要底层逻辑。

基于这一逻辑,2024年10月,西门子组建了中国创新产品事业部(CNP),大幅增加投入,专注于开发以中国市场为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该部门不仅拥有完全的研发决策权,而且通过本土供应链和合作伙伴,能够迅速响应中国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实现从产品定义、研发、采购到生产和服务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构建起一个更为高效、敏捷的创新生态系统。

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柯(Cedrik Neike)强调:“中国创新产品事业部拥有全部的研发决策权力和完整的本土供应链,这是全球其他市场绝无仅有的。”

作为西门子本土创新的最新成果,此次发布的18款新品并非简单地将全球产品功能删减或增加,而是基于对中国客户痛点的精准洞察而推出。这些产品从立项之初就以中国市场为原点,真正体现“中国定义”的核心。

敏捷开发方法论的引入,也是此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透露,中国创新产品事业部未来将以季度为时间单位推出新品,远超传统跨国企业的研发节奏。王海滨解释,通过敏捷开发,将软件领域的快速迭代引入硬件开发,本土团队能够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模式,从而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

从研发到服务的“一次正确”,破解制造业痛点的西门子解法

中国制造企业在“内卷”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单一产品的采购成本,而是全流程的综合成本。研发中的设计失误、制造中的试错浪费、交付后的服务延迟,这些隐性成本往往比硬件价格更致命。

面对中国客户"既要、又要、还要"的复合需求,西门子敏锐捕捉痛点,提出设计、选型、调试、制造和服务的“一次正确”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发布的18款“数实融合”新品,帮助机械制造、电子、食品饮料、电池、半导体、玻璃、场内物流等多个行业客户在全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比如,在设计与研发阶段,西门子推出的NX MCD Base虚拟调试软件,利用其全球领先的NX平台,实现了机械与自动化电气系统的无缝集成。通过机电一体化虚拟调试,企业可减少约30%的研发时间与成本;而基于TIA博途的标准化设计,则有效提升了工程师的编程效率。这一系列创新产品不仅能够帮助客户在设计阶段杜绝失误,还能在试错成本上大幅降低风险。

制造与交付阶段同样展现出西门子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新一代高性能PLC产品S7-1200 G2++逻辑控制器的推出,不仅支持更多同步轴,还搭配具备超快通讯周期的伺服驱动系统,使得设备运行速度与精度分别提升10%和15%。SMART PLC V3.0与SMART LINE V5系列产品的发布,则通过新增物联网功能与更高的运算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能。此外,RF128C RFID通信模块等产品的小巧紧凑设计,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使用习惯,极大地降低了现场调试和维护成本。

在运维与服务阶段,西门子预测性维护软件SiePA Lite和e-Carbon Box一体化套件的应用,通过“云-边-端”协同部署,不仅实现设备故障风险的精准定位,还帮助客户在数据驱动下实现节能降碳。与此同时,西门子联合授权服务合作伙伴推出的“服务半日达”机制,在全国30座城市内实现工程师4小时内到达客户现场,为客户提供迅速、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和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一个闭环生态,通过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组合,解决客户的全流程成本问题。这种系统性思维,正是西门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一个核心优势。

持续投资,深度融合全球智慧与本土力量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西门子以“中国加速2.0”为核心战略,开启了一场全球智慧与本土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将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与西门子的全球技术积淀相结合,构建“植根本土、面向全球”的创新生态。

奈柯表示:“中国拥有巨大的制造业市场,比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发展更快、体量更大。如果想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在中国与最强的对手竞争,与最好的客户携手共赢。”他透露,西门子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将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最新的一个举措就是西门子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新工厂于3月24日正式投入运营,其生产的电机和驱动设备不仅供给中国,还将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式创新”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西门子在人工智能领域亦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整合全球先进的AI工具和中国本土研发的AI大模型,西门子正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设计优化、制造规划、PLC编程和设备运维等多个环节,实现生产效率的质的飞跃。奈柯特别指出:“中国有最出色的工程师和最快的开发速度,未来,我们将持续利用全球智慧和本土力量,在AI赋能下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