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领跑全国

2019-08-22 10:48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 “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从各区域发展来看,2018 年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总销售收入超过 124 亿元,位于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首。”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期间,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6.8亿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0.9%。

《报告》称,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长三角地区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相对最为雄厚, 珠三角地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

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效益领跑全国

长三角地区拥有突出的区位发展优势,公路、铁路、桥梁与港口资源密集,生产要素流动程度发达,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与产业配套环境,历来成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

《报告》显示,2018 年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总销售收入超过 124 亿元,位于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首。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长三角地区拥有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覆盖传感器、机器视觉、语音语义理解、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环节,并逐步探索创新商业应用模式。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本体研发及生产企业占比位于全国产业集聚区域首位,正在逐步摆脱以系统集成为营业收入主要来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报告》称,长三角地区平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领先全国,说明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尤其是减速机方面,自主技术渗透程度进一步加强。另外,长三角地区高端产品收入占比在全国来看并不占排名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内总销售收入体量较大,高端产品收入尽管绝对值数量可观但相对值并不突出。

珠三角地区:“机器换人”步伐加快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起步较早,上世纪 70 年代就形成了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产业集聚,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家电制造、食品包装、3C 制造、陶瓷生产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压力的持续上升,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倾向于通过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减少人力资源投入,为机器人产品应用提供了潜在市场。

《报告》显示,珠三角地区 2018 年机器人产品销售总收入达到 108.5 亿元,其中深圳市以 67 亿元的销售收入居首,佛山、广州和东莞位列其后。但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居多,年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有限,产业集聚度整体偏低为 28% 左右。

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日渐显著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在武汉、长沙、芜湖、洛阳、湘潭等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报告》指出,中部地区产业规模大而不强。2018 年中部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已超过 62 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受原材料、零部件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本年度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 10.5% 左右,暂时落后于全国其他区域,产品与服务附加值亟待提高。

同样,西部地区大多处于我国内陆区域,与国际市场接轨较晚,装备制造业市场发育滞后,规模虽大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生产效率一般且积极性有限,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百姓生活。

《报告》认为,机器人产业作为撬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强大支点,为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与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弯道超车条件。数据显示,2018 年西部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突破 50 亿元大关,预计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