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建筑机器人或成新增长点
2019-03-19 16:43 来源:财经移动新媒体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深入安防、金融等应用场景,但是如何将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建筑领域,破解建筑业面临的生产瓶颈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两会提案中建议,通过开发适合机器人施工工艺、创造条件为机器人施工提供场景等方式加速建筑机器人应用速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等技术,对机器、原料等进行全程管理,以实现数字化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房企碧桂园集团也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地产、农业、机器人已成为碧桂园未来三大重点发展方向,其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在研发适合建筑工地使用的智能机器人。通过建筑机器人作业,不仅可以降低房企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房屋建造效率,这一技术有望成为碧桂园业绩的全新增长点。
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除帮助房地产企业降本增效外,还可以增强业主体验感。从建筑机器人发展来看,目前尝试较少,但对于房企而言,租赁房屋、装配式建筑等领域都可成为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此外,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在进入家庭生活后,通过研究用户需求,可以为不同类型人群提供差异化服务。
建筑行业陷劳动力不足窘境 机器人建房成未来方向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作为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基础设施,逐渐与产业融合,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人们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赋能实体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更为广泛。
事实上,伴随智能语音、人脸识别技术等逐步成熟,加之多项国家政策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AI+场景正在逐步落地。来自华创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内,采招网项目中“智能”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748 、1345 、1933、2810 及4522 次,同比增速分别为80%、44%、45%及61%,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加速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部分垂直领域中应用不断深入,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在传统行业中,由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仍然较低,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实现商业化落地。
以建筑业为例,由于其具有“危、繁、脏、重”的特点,施工人员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安全事故高发导致传统建筑业对年轻一代丧失了吸引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工人平均年龄已接近50岁,比2007年增长了10余岁。建筑工人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安全事故高发及建筑工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由于缺少年轻工人,人工成本升高,未来建筑行业或将陷入劳动力不足的窘境。
针对行业难题,杨国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相结合,利用机器人完成部分建筑工作,正是行业未来探索发展方向。
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杨国强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建议,政府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工信、科技部门的科技项目,引导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建筑相关应用场景的重视。建筑行业协会、高校等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此外,施工单位积极导入建筑机器人,一方面通过创造条件为机器人施工提供场景等方式加速建筑机器人的应用速度;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引入无人机、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等技术,对机器、原料、环境进行全程管理,实现数字化施工。
以智能建筑机器人为例,人工智能的应用让建筑过程更加高效优质,颠覆着传统建筑方式。2015年,澳大利亚工程师马克·皮瓦兹研发出全自动砌砖机器人“哈德良X”,它每小时能砌1000块砖,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两天内可砌完一栋房子;日本一建筑公司开发的砌砖机器人能够运用3D扫描技术,精确计算出每块砖的位置,一台机器相当于16个工人干活。
据介绍,如果建设一栋30层的楼房,70%的工人劳动用建筑机器人完成,其余30%为建筑熟练工,并培养20%操作建筑机器人的新型建筑工人,即可解决安全和质量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节约大量成本。
在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张梓钧看来,人工智能的优势即在于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质量和精度,弥补了人工劳动易疲劳、出错率高的缺点,适合完成建筑中的标准化劳动。
科技创新促房企业务升级 人工智能成增长新动力
如今,造房、卖房已不再是房地产企业的唯一发展路径,智能建筑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物业、智能营销等正成为传统房地产新的增长点。
今年1月,杨国强在碧桂园年会上提出碧桂园新的业务架构,即由地产、机器人、农业组成“三驾马车”,通过机器人等领域与主营业务相融合,提升公司在房地产业务全周期的竞争力。
事实上,碧桂园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已久。2016年8月,碧桂园便提出“产城融合”战略,先后在惠州潼湖、广州增城、佛山顺德等地建设科技小镇。目前,潼湖科技小镇已汇聚包括思科、创新工程、浪潮集团等8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研机构,无人驾驶车、智能讲解机器人、咖啡机械手、无人超市等产品已应用其中。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机器人”),该公司以机器人本体及其核心零部件、相关的机器人核心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研发、智造、运营为业务内容。目前,博智林机器人开发研制中的产品主要为应用于建筑业、餐饮、物业管理、医疗、农业、智能家居、制造业等领域的机器人、智能设备及系统。
碧桂园集团自身即是机器人的需求者,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18年,碧桂园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2000个项目,业主超400万。通过将地产、物业等传统业务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将有望提升碧桂园旗下各板块的竞争力。
碧桂园方面介绍称,建筑类机器人,如例如砌砖机器人、铺地砖机器人、外观质量检查机器人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建设。安防智能机器人等可以帮助碧桂园进行楼盘物业管理。此外,智能家居、自动化烹饪设备、家庭清洁机器人将为业主提供智能配套服务。
从商业化角度,智能建筑机器人的商业价值正在凸显。有业界人士表示,近年来机器人市场发生了两个明显变化:第一,机器人硬件价格下降;第二,通过编程,建筑工人使用机器人建造的学习门槛大幅下降。成本降低、操作简便为智能建筑机器人带来了商机。与此同时,房产科技在中国还是新事物,智能建筑机器人则更为小众,开发应用尚属蓝海。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都会形成新的创新并利好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结合物联网等,在类似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发展。
机器人应用覆盖生活多场景 人类美好生活将成现实
5G时代的到来让人工智能站在了更为强有力的风口上。
据华创证券研报显示,2019 年,人工智能领域需求进入快速落地阶段、模式变现更加清晰、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政策助力核心技术公司与资本市场更好对接,这意味着,2019年人工智能从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行业发展持续看好。
从商业化角度来看,在众多垂直领域中,智能机器人的商业价值正在凸显。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在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数据显示,2017-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量预计为14.8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1%。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比例预计从2015年的27%提升至 2019年的39%。
从应用场景来看,房产科技在中国还是新事物,开发应用尚属蓝海。同时,机器人硬件成本降低、操作简便易学更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商机。
为加速机器人业务发展,杨国强曾表示,碧桂园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以博智林机器人主要产品建筑机器人和服务类机器人为例,其可应用于楼宇建筑和装修、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除建筑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外,碧桂园还布局了智能制造系统。根据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工业领域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457亿元,同比增长38%。2017年中国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中,能源水电领域规模达到1872亿元,汽车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372亿元。
未来,随着机器人易用性、稳定性以及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再仅是抓取、搬运和装配等被动式操作,人机协作或能将人的认知能力与机器人的效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可以安全、便捷地使用。
同时,机器人使用场景也将向多方向延伸,从简单的扫地类机器人向医疗、制造等多领域扩散,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促使人机交互更加灵活。
严跃进表示,房地产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体现着当前市场的新变革,在提供便捷、高效、强体验感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居住环境的人性化是地产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趋势,通过不断研究用户需求,进而真正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