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关键在“人”
2017-04-07 16:55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打造一支具有高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因素。这需要有关部门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增效的扶持力度。同时,我国应该尽早确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制度性规范体系,保障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提出,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制造业总体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在进出口贸易规模、从业人员数量、专利数量等重要指标上也在全球独领风骚。其中,数以亿计的产业工人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15年,我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了金牌零的突破,也见证了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进步和水平。
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尤其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对产业工人在技能上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过,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中高级技工人才数量不足,专业技能人才整体结构不尽合理,使得某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工业设计只能停留在设计图纸上。高级技师领军人才匮乏,也已成为了发展瓶颈。因此,打造一支具有高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因素。
当然,领军人物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增效的扶持力度。如今,许多地方提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倍增计划”,其中也可以同步融入产业工人素质的“倍增计划”。比如,在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出台更加具体的措施和配套政策,促进产业工人提高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我国应该尽早确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制度性规范体系,保障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与企业一样,经济发展到今天,产业工人的结构和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薪酬待遇之外,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认同感。因此,既要让劳动力要素在分配中占有更大比重,让智慧和劳动成为人们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给产业工人更多的上升通道,也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能够当上一名产业工人重新成为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始。随着“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思路不断变为现实,相信中国的产业工人将会拥有更多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制造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