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制造呼唤“大国工匠”辈出

2016-12-13 17:32 来源:中国工商报

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场人士的称谓,除了我们常常听说的“白领”“粉领”“金领”“蓝领”外,还出现了在技术领域独具优势的“金蓝领”。所谓“金蓝领”,是指拥有一技之长,理论功底扎实,善于实际操作的行业精英。他们是具有高超技艺,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从国家战略来说,要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就必须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企业产品之所以质量不稳定,归根结底是因为技能人才队伍不够强大。从原料生产到制作加工环环相扣,一个工序出问题就会满盘皆输。如今,我国有约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在全球市场上,谈起“品质”“质量”,很少有人把“中国制造”排在前头。“中国制造”产量大,附加值偏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叫得响的国际品牌很少。究其原因,就是“金蓝领”人数太少,企业缺乏“工匠”精神。

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在工业领域,正常的人才结构是1个科学家、10个工程师、100个技能人才。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引进,而各国都没有大规模引进技能人才的先例。我国很多地方技术工人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的缺口就达400余万人。于是,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开始发挥作用。一些技工院校的学生没毕业就被“抢购”一空,汽车制造等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起薪往往在5000元以上。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好“金蓝领”的发展前景,也有不少“蓝领”希望通过再学习及通过相关考试,晋升为“金蓝领”,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之长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只有“专”与“精”兼备才能称得上“长”。我们的企业需要“金蓝领”,我们的国家更需要“大国工匠”。为了给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政府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打破职工身份界限,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与工资福利待遇,让“金蓝领”成为每一个技术工人的自觉追求。

一方面,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将追求完美、精致的精神贯穿于“互联网+”时代,让这种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在制度设计上体现“工匠精神”,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细心缜密。国家应从战略高度真正重视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为技能人才提供更优厚的福利待遇,使之能够安心地在专业领域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以完美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起“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的标杆。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