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振:研华最大的挑战 就是必须孤独追求成长!
2013-09-26 10:21
研华(2395-TW)董事长刘克振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呼吁市场媒体别再用工业计算机称呼其所属的产业,应改用智能系统产业,他认为工业计算机会局限产业发展;而研华也加快抢攻智能系统市场商机,希望未来可在其中扮演领导位置,不过他认为虽然后市看俏,但研华未来仍有许多挑战要面对,特别是台湾电子业较缺乏的国际管理能力,由于过去电子厂代工模式居多,因此研华必须自己摸索前进,未来将是在一种孤独的情况下成长。
研华近年抢搭物联网与智能系统商机,随着市场规模成长,研华未来营运可望同步向上,而研华要成长除积极扩充SBU(策略事业单位),近年也积极启动购并,下半年一口气就并入宝元与钧发,进入控制器与POS(端点销售)领域,刘克振指出,未来几年每年都会维持1-2个并购案,持续扩大布局智能系统所需之领域。
不过,刘克振坦言,随着研华营运规模成长,并购新公司也包含国外公司,如德国DLOG,因此渐渐面临到管理国际公司的问题,他认为台湾产业中,金融与旅馆业在这方面的经验较为足够,但电子业过去代工模式当道,因此这种经验相对贫乏,将是研华接下来的挑战之一。
他认为,在台湾电子业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研华将在孤独的情况下追求成长。
刘克振强调,智能系统产业未来成长动能可期,物联网将会大幅渗透在所有人生活周遭,而研华将持续成立更多SBU满足不同领域客户需求,但研华须思索如何整合这些公司彼此之间的文化,并进而效运用。
另外,刘克振也强调,台湾电子业过去只要跟随客户需求就能向上,但研华以品牌自居,必须自己寻找发展道路,持续思索未来商机所在,并定出策略,这个摸索的过程需要更多人才,这是研华与台湾电子业所欠缺的部分。
也因此,刘克振指出,研华过去专注生产制造效率提升,但随着规模成长扩张,研华也学习国际级大公司如IBM,成立企业发展部门(Corporate Development),层级建立在执行长与各事业群总经理之上,专注在决定企业未来长期发展走向,以及策略规划等,目前研华由他本人负责主导这个部门。
此外,研华也一改过去以产品为主要模式的营运方式,转向成为以销售模式主导,希望能用此模式加深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式很难被复制,有助研华在产业的定位;刘克振认为,未来智能系统商机看俏,研华在产业布局又久又深,营运可望同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