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行业引领采样机智能化
2013-05-06 11:54 来源:中国能源报
4月20日,在由中南大学与湖南万通电力科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智能型采样机系统技术研讨会”上,专家表示,随着火电厂对煤采样精确性及时性等要求的提高,智能化采样机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未来几年,将形成每年约10亿元的市场。
传统采样机弊端大
据介绍,根据所需采样的物料品种来划分,采样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煤采样机,第二类是矿粉采样机,第三类是焦炭采样机,第四类是球团矿采样机等散物料采样机。采样机主要应用于电厂、焦化厂、化工厂等使用煤、铁矿粉、焦炭等大宗物料的领域。目前,大部分采样机厂家均以生产煤采样机为主。
万通科工输煤装备研究院院长张春伟表示,国内大约有1000多家电厂,400多家钢厂,350家左右焦化厂,220多家化工厂(尚未统计自备电厂、热电厂等),未来五年按平均每家电厂需2台、钢厂需3台智能型采样机计算,仅电厂钢厂即需要智能采样机3360台,另预计其他企业需求1500台左右,国外市场需求1000台左右,因此市场总需求在6000台左右,这将带动每年约10亿元的智能化采样机市场。
煤炭是火力发电企业的主要燃料,煤炭采购成本约占火电厂生产成本的70%。入厂煤检验结果的细小差别,都可能会影响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燃料费用支出。相关数据显示,火电厂在用煤的正常采样、制备和化验过程中,采样引起的误差最高,约为80%。因此,入厂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以质计价的电煤管理模式中显得特别重要。
张春伟告诉记者,人工为主的采制化模式由于保密程度低、受人为因素干扰程度高、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燃料的质量、数量,已不能适应以质计价的要求。相对而言,智能采样机则满足了火力发电企业、钢厂等对原燃料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需要。据称,智能化采样机相较于其他普通采样机,在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能帮助企业毛利润提高15%以上,纯利润提高10%以上。
智能化是未来主流
据记者了解,国内采样机的应用大概有20年左右的历史。
张春伟介绍说,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了国外采样机技术,但存在水分适应性低、复杂物料适应性差等缺点,检验结果无法客观反映原燃料的真实品质。
国内的采样机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末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出现了最早的机械化采样机,其机械化随机布点采样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已经在很多企业安装并使用。由于我国煤炭品种多,商品化程度低,采样机械工作环境差,且用于指导我国商品采样的标准中缺少机械化采样的内容,所以,机械化采样机不能完全适应现场需要,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同时,机械化采样机收集的样品需要人工逐一标识,导致采样收集的样品保密性差,人为干扰因素较多,最终使众多企业在原材料这个环节成本加剧。
研讨会上,株洲冶炼集团质检部部长曹王剑还用了“六个差”来概括机械化采样机:作业条件差、样品代表性差、公正性差、数据真实性差、双方权益性差、正规经营客户满意度差。
“智能采样机满足了火力发电企业等对原燃料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需要,覆盖了火力发电厂从燃料入厂采制样、计量到煤质化验、统计、核算等燃料管理的主要业务范围,减少管理数据人工录入、人工计算、电话查询以及报表的人工传送,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张春伟说。
据专家介绍,未来采样机发展的主流是:采样系统集诊断技术、样品成分分析和判别技术、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新一代采样机系统。
用户尝到了甜头
有鉴于燃料管理实际需求的迫切性,湖南万通电力科工有限公司不断分析、总结人工采样和普通采样机的种种缺陷,经过严格的设计、生产、安装和调试,于2007年终于研发出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符合客户需要的第一台智能化采样机,并在湖北西塞山电厂投入使用。之后,山西阳城电厂、湖北大别山电厂、辽宁本钢等企业先后选用了其智能化采样机。
工作效率是采样机的一项主要技术考核指标。研讨会上,众多智能化采样机的使用单位纷纷介绍了实践运用效果。
中电国际大别山电厂燃料生技部主任吴光真告诉记者,2012年采用了万通科工的两台智能型采样机和采制样保密系统,对原有人工采制化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大别山厂入厂煤的管理水平。
“采制样系统煤样信息采用二次加密,采样人员、制样人员、化验人员在整个煤样处理过程中,不知道煤样的矿种,无法进行人为干预,从而保证采集煤样的准确性。”吴光真说。
据涟源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毕建明介绍,涟钢2009年在原有两台点式采样设备基础上,投入1300万元增加四台螺旋钻取式全断面全自动采样机+智能监管系统,实现了装备一步到位,达到了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流程完善,使作假行为不能为、不可为,并为公司一年节约了成本约5000万元。
张春伟表示,目前,万通科工智能化采样机在采样机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0%以上,预计五年内其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至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