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中国战略机遇

2012-05-03 17:24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人类生活将发生质的变化
 
  许多科技史学家认为,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其中,第五次科技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尚未结束。
 
  既然过去五个世纪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而且科技革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演变趋势,可以预期,21世纪很有可能发生第六次科技革命。
 
  可能发生的三大转变
 
  科技革命是一个科技史学或科技哲学概念,迄今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本文里,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相对于前五次科技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发生三大转变。
 
  其一,方向的转变。在前五次科技革命中,两次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物理学领域,三次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技术科学和信息科学领域,属于物质科技革命或信息科技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前沿需求角度看,21世纪的科技革命可能主要包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新生物学革命和新物理学革命等;从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历史结构看,第五次科技革命即将结束,新的科技革命将可能发生在新生物学或新物理学等领域;从目前的国际科技环境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以上这些信息预示,第六次科技革命很可能发生在生物学领域,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
 
  如果说,前五次科技革命的重点任务是认识自然、改变自然和满足人类需要,那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点任务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宇宙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通俗地说,前五次科技革命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主要处理人类自身的问题。这是科技革命的一种方向转变。
 
  其二,结构的转变。前五次科技革命主要发生在某一个学科,或在几个学科领域分别发生。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发生在几个学科的交叉结合部。它将具有一种新的复合结构。

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提高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最新科技。它将可能是三大学科(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融合,并主要发生在三大学科的交叉结合部,而不是仅仅发生在单一的生命科学领域,也不是分别发生在几个学科领域。
 
  其三,性质的转变。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科技革命,因为它同时包含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三大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是一次多维复合的综合型科技革命,它的影响将超越前五次科技革命。
 
  前五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导致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导致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人类生活将发生质的变化。
 
  未来人类生存的四种形式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一书中预计,未来40年里,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学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届时,人类个体将有四种“生存形式”。
 
  第一种,与自然人相关的创新。根据健康状况,可以分为健康人和非健康人两类。首先,与健康人相关的创新,一般而言,科技可以拓展人的能力,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甚至创造新的合理需求。例如: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转换,人脑可以直接“知识充电”;高仿真的两性智能人的发明,将把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其次,与非健康人相关的创新。例如,安全高效、无损伤和无痛苦的身体检测和治疗技术;重大疾病的诊疗技术,包括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疾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技术;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的移植技术,人体组织、器官和肢体的再生技术等。
 
  第二种,与网络人相关的创新。网络人,是指将来生活在网络空间的虚拟人或数字人。他是自然人的一个“网络镜像”,相对独立地生存在“虚拟世界”里。网络存在一天,他就存在一天;除非人为“删除”。这是未来人类个体生存的一种形式。当自然人体离开了世界,如果没被删除,自然人体的“网络镜像”还会存在,会继续生活,这是一种“网络化永生”。
 
  第三种,与仿生人相关的创新。仿生人,是指具有自然人体的外观形体、肌体特性、性别功能和“人格信息”的高仿真智能人。仿生人的肌体采用高性能仿生材料做成,具有人类肌体的部分特征,他的身体功能可以参照真人设计,具有性功能和多种其他动物学功能,他的大脑已经接受自然人体的全部“社会学信息”和“独立人格”,具有一定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

  在很大程度上,仿生人拥有和自然人的本体一样的体形和性格特征,言谈举止都与本体极其相像。届时,仿生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再是通常意义的机器人。他是和本体分离的、独立存在的、独立思考的“人”,是本体生命持续延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仿生物质体可以无限转换,仿生信息体可以无限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就可以获得“永生”。这种永生不是虚拟空间的永生,而是真正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当自然人的本体化为尘土,自然人本体的“仿真体”还可以延续下去。
 
  第四种,与再生人相关的创新。再生人,指具有自然人的全部生物学信息、社会学信息和人格特征的“复制人”。再生人的身体来源于自然人体的体细胞培养,具有自然人的全部遗传信息,他的知识和人格来源于自然人体的“人格信息包”,具有自然人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社会学信息和人格特征,他看起来是自然人的一个“复制体”或“新生体”。在某个时候,自然人选择采用“人体再生”技术培养一个“复制体”,在恰当时候把自然人的“人格信息包”的信息转移到“复制体”的大脑中,于是,“新生体”就像是自然人获得的“第二次生命”。当自然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再生人的“新生体”会继续生存;一代又一代传递,下代继承上代的知识,并继续前进。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依据现有科技,这种梦想是很难完全实现的。生老病死是生命的一种本质特征,自然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提供三种形式的“人体永生”,包括网络人的“网络化永生”、仿生人的“仿真性永生”和再生人的“复制性永生”。迄今为止,依靠科技实现人类梦想的例子已有不少,例如,人类乘坐飞机可以飞上蓝天,乘坐飞船可以登上月球等。将来,依靠新科技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将是一个新例子。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大致时间是2020~2050年前后。这种预测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202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将结束,它的持续时间约为70年(1946~2020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的持续时间也是大约70年。
 
  其次,2020年生物学的积累将达到约70年。从分子生物学诞生(1953年)到2020年,大约有70年。电子和信息革命的孕育时间也大约是70年,从发现电子(约1897年)到电子革命开始(1946年发明电子计算机)约50年,到信息革命开始(约1970年)约70年。2020年前后生物学有可能获得重大突破。
 
  再有,根据经济长波理论,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长波周期的一个拐点。
 
  上述未来人类生存将有四种形式,其中三种新形式,主要基于五类关键技术的突破:
 
  信息转换器技术,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和转换的技术;人格信息包技术,制造包含人脑的社会学和人格信息的信息包的信息仿生技术;仿生技术,仿制生物组织和行为的工程技术;创生技术,是人工有目的地合成生物组织、器官、肢体和生命体的工程技术;再生技术,是通过诱导或培养实现生物组织、器官和生命体的再生的工程技术。
 
  一般而言,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仿生、创生和再生技术会不断升级换代,就像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换代一样;仿生、创生和再生技术会相互交叉融合,五大技术有可能部分交叉融合。再生工程包括细胞、组织、器官、躯体、人体和物种的仿生、创生和再生等,人造组织和器官如人造心脏、肺、胃、皮肤、骨头、血、血管和肢体等实现产业化生产。

 中国现代化的新机遇
 
  科学无国界,技术有专利。一般而言,科学革命是普惠的,技术革命是利益不均的。抓住科学革命机遇的国家,可以获得一些社会利益,如促进思想解放和技术进步等。抓住技术革命机遇的国家,可以获得核心专利和巨大经济利益。第六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融合,蕴涵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兴衰。
 
  我们推测,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将比前五次科技革命更深刻和宽广。主要理由有三个:其一,第六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融合;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涉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化,它对民族的影响超越以前的物质和信息科技革命;其三,信息革命提供的技术手段,有可能放大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会成本。例如,掌握信息转换器和人格信息包的核心专利技术的国家,在国际信息市场、人才市场和国际军事冲突中,无疑具有难以动摇的战略优势。
 
  在过去500年里,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无缘。中国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导致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路下滑。以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例,1700年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排名世界第18位,1820年排第48位,1900年排第71位,1950年排第99位。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采取了跟踪模仿战略,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上升,但不够理想。同期的日本,采用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升级发达国家的梦想。中国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付出的代价,比前四次要低很多,但仍然是很大的。
 
  中国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中获得净收益,还是继续付出机会成本的高额代价,就看我们的选择了。如果能够超前布局,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就有可能赢得主动,就有可能掌握它的核心专利,就有可能加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中国现代化的一次新机遇。(何传启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