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经济转型与模式创新
2012-04-26 17:1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编者按: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站在新的起点上,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唯有从大国战略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一步探索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和策略,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内外需求的协调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我们走出一条通过对现有产业和产能进行全新改造,从而探索和发展能够与节能减排有机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越是向前看,越是从大国战略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越感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巨大。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金融震荡、增长下滑等许多现实矛盾。这种表象的背后,揭示出一些国家存在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结构性问题,更暴露出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必须致力于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着力解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一
着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技术创新力,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我国成为世界性经济大国以后,面临的挑战必然日趋突出,对经济技术创新力的要求必然更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国民生活质量与民生的大幅度改善,意义重大。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必然成为我国大国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重要支点。
一要围绕碳减排所需经济技术开展调查与研究。重点是从企业发展角度着手开展节能减排调研。可以通过对我国“十一五”时期及之前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变革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开调研,揭示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曲线及其技术改造路线,探讨企业如何能够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从粗放型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由此论证和说明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的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二要围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及其机制开展调查与研究。重点是分析和阐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其政策选择效果,研究和阐明在我国开征碳排放税、能源税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论证和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以及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及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三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系统开展调查与研究。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总结和阐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从而逐步形成我国的全球经济技术创新领导力,巩固和发展我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为我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提供强大支持。
二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峻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和策略,有效提升我国内外需求的协调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一要总结开放经验,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研究工作的重点,首先是分析和阐明如何处理好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析和阐明新阶段如何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及其资源实现双赢和多赢的思路,探索和说明如何通过更多地向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开放,从而形成有助于促进内外需求有机结合和相互推进的体制机制。其次是总结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解决好如何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和促进已经开办的经济特区、开发区先行先试先发展等问题,塑造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发展新优势,形成促进和带动内外需求相互协调、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推进内外需求协调发展。“走出去”有不同方式和多种形态。“走出去”的早期形态是对外贸易、市场营销。虽然这种形态的“走出去”目前仍具有重要意义,但已在让位于新的“走出去”形态。大量企业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开工设厂等方式“走出去”。在目标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条件下,这种“走出去”方式将使我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成本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加上我国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基础,新的“走出去”形态及其竞争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设厂、开办矿山等,既有助于我国企业及时获得国外资源供给和市场支撑,又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抵御全球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总结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于指导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内外需求协调力和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需要我们认真做好。
三要认真总结、分析和阐明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可持续性问题。目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外贸出口中的外资企业所占份额也已经很大。在这种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能否继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产生持续的溢出效应,能否持续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影响和决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论证、阐明“外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内外资企业的竞争效应”以及“产业内企业关联效应”等问题,探讨和揭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其可持续机理,必然会成为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过程中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
要围绕形成和提升国家财富管理与掌控力,探索国家财富管理的战略与策略。一是国家财富的科学内涵及其边界的确定。这里的所谓国家财富,不仅包括国家外汇储备、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而且包括国家财政收入、各类国民资产以及国有企业和国土、矿产等自然资源。研究“国家财富管理的战略和策略”,首要和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科学区分和确定国家财富的范围和政府管控的边界,并由此实现对国家财富的科学有效管理,包括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税率和税额以及最优国债规模等、国有土地的合理有序开发与有效利用及其与居民住房改善要求的协调、国有企业占全社会企业的比重及其适度规模、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分配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注入与管理,等等。
二是国家外汇规模及其管理模式与机制的揭示。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科学认识和处理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方式、运营体制机制、外汇储备资产分类及其地区分布策略、外汇储备资产使用及其效率评价与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及战略性资产安排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必须考虑国际关系,必须将其与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财富管理战略以及有效提升我国国家财富的管理、控制和促其扩大的能力。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成功驾驭国际事务能力的研究。要从大国战略的角度和高度,进一步拓展对外关系,积极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新机制和新基础。要积极利用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重要工业大国和国际贸易大国这个现实,大力推进“货币互换”,抓紧实现从边境小额贸易结算和人民币跨境结算向更大范围人民币结算关系的转变,要尽快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往来关系中的另一种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并由此大幅度提升我国驾驭国际事务的能力及其领导力。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才刚刚起步,必须抓紧推进。
四
要围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和领导力,深化包括文化体制在内的深层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经济大国只有与文化大国同时并举、共同发展,才能健康和顺利地成长为经济强国。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大国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要从教育入手,以全民文化知识普及教育和道德观念教育为基础,以高端专业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龙头,以深化包括文化体制在内的深层改革为保证,大力发掘、发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总结、弘扬和推广现代先进文化,积极借鉴、提炼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持续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及其对内对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领导力,从而支撑我国从世界经济大国顺利走向世界经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