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

2011-12-07 17:28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肩负着新的使命,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要素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化发展新城区。”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在科技部做好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督察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2010年以来,我国先后有32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其建设与发展情况备受关注。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对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开展督察工作的批示精神,科技部组织对全国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进行督察,以全面了解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建设情况,加强有关政策的落实,提升国家高新区科学发展水平。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肩负重任。如何利用好后发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成为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蕴含巨大潜力

  赵明鹏表示,20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代价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20年来,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均超过40%。如今,40%的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的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2010年,国家高新区人均GDP达34万元,万元产值能耗为0.56吨标准煤,比国家平均水平低一半。国家高新区投资强度、土地利用效率、投资效益均远远超过其他区域。

  截至2010年年底,国家高新区一共建立了54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62个火炬特色产业基地、34个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上千家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国家高新区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群的一整套培育体系,探索形成了培育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模式。

  如今,国家高新区已集聚了867家科研院所、3200多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24个博士后工作站、406所各类大学、500多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0多个开放实验室、300多个产品技术检测平台,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再到商业价值实现的创新系统。

  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83家国家高新区创造了8.4万亿元的工业总产值、2.1万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达11.5%。然而,原有的56家国家高新区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就达10.4%,以此计算,2010年新升级的27家国家高新区仅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1%。

  “平均算下来,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规模水平还不到原有国家高新区的1/5。如果去掉昆山高新区、江阴高新区等规模较大的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大。”赵明鹏表示,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应该外学经验、内挖潜力,缩小与原有国家高新区的差距。

  坚持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是关键

  “国务院之所以2010年以来大规模批准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是因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升,实现逆势增长,体现了国家高新区的独特优势。”赵明鹏表示,高新区定位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集聚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定位应该区别于一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别于一般的工业园区,要把坚持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提上日程。

  “如果高新区走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道路,大规模发展低端制造,大规模盖厂房,会给土地、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将难以承受日益增长的劳动力价格,传统的高耗能发展路线难以为继。” 赵明鹏表示。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其中涉及到科技服务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一直是困扰科技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科技成果连半成品都不是,无法直接变成商品卖给市场,中间还需要通过技术转移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中试服务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等很多过程,然后和企业一起成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些紧密相扣的环节就是科技服务业。”赵明鹏表示,科技服务业是推动原始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在这个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投入最少,目前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前端的科研上,对科技服务业的投入并不多。

  评价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最关键的是要看其科技服务业是否发达。对于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己任的国家高新区来说,科技服务业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区域如果产业分散,聚集了5家方便面企业、7家服装企业、2家生物医药企业、5家眼镜厂家、10家LED企业……科技服务业很难有成长的空间。因此,产业集群是培养科技服务业的沃土。”赵明鹏表示。

  赵明鹏介绍说,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在调整国家高新区的评价指标。其中,衡量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科技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只有科技服务业发达,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高新区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赵明鹏表示。

  让国家高新区名副其实姓“科”

  对于32家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赵明鹏寄予厚望。他表示,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肩负新的使命。新时期,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应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国家高新区要考虑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工业化的过程是一个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就是从土地驱动到要素驱动,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创新驱动到资本驱动的跃升。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只有个别发达地区才有创新驱动,而资本驱动更是遥远。如何从要素驱动转型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我国必须有示范模型,国家高新区应当作为表率。

  第二,国家高新区应该思考科技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关系。相比其他生产要素,科技要素具有更强大的集聚效应。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科技要素的集聚作用,以科技要素凝聚其他要素。

  第三,国家高新区应该深刻理解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意义。实践证明,体制机制创新的国家高新区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我国高新区的优势是政府主导,国家高新区必须发挥管委会的强大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聚集。

  第四,国家高新区要研究新城区建设。国家高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新载体。国家高新区应该变成当地最靓的城市新区,培育出当地最优秀的企业。国家高新区应该有现代化的新城区来支撑,才能使大批高端人才进入国家高新区,真正实现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肩负重任,潜力无穷,希望我们能‘以督促建’,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让国家高新区名副其实姓‘科’。”赵明鹏表示。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