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论科技重大创新制胜战略

2011-08-30 17:26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新世纪头一个十年,我国科技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新步伐!一方面,航天飞月、千万亿次巨型计算机、高速铁路、超超临界发电、特高压输电等重大技术的创新成就,展现了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前进态势;另外还值得关注,有一批在春潮涌动中尚未显山露水,但具有后起超越意义的重大原创性课题和拔尖人才,正有待政策催生,融入新科技革命的洪流!

  科技重大创新是科技革命的导火索

  洞察科技发展史的人们应该都有深切体会,一些标志性的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往往能引起整个科学或产业技术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诞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19世纪电磁感应的发现和电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人类社会跨入了电气化时代;

  20世纪初,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中叶以来,集成电路、计算机、核能、激光、新材料、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网络技术等大批高技术的爆发式涌现,表明人类社会从第三次技术革命起,已经进入一个持续的规模空前的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新时代,我国搞现代化建设,谋科学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能不紧扣这个时代的科技脉搏。

  总之,这些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历次技术革命的导火索,产业革命的火车头,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有必要教育全党提高对科学本质价值的认识,尤其要把这类重大创新作为强国之本的主导战略,着力加以推进,藉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之道,制胜之道!

  科技重大创新是攻艰克难的制胜法宝

  虽然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但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重大难题,诸如能源、资源、环境、气候、粮食、健康、灾害等,它们无一不威胁着人类生存发展。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人口众多、产业结构仍较粗放的我国,构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仅就年需5亿多吨粮食的均衡供给,年烧30多亿吨煤炭的污染排放来说,不从技术突破上寻找根本性的解决之道,重负何堪?

  出路何在?我们还是要呼唤科技界多出几个袁隆平和王选式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他们从几株雄性败育的野生稻和汉字信息压缩变倍技术中,引出了占据水稻播种面积半壁江山的杂交水稻和彻底淘汰整个铅字印刷落后产业的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重大发明创新的顶梁柱作用卓然可见!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众多的重大难题,人们自然期盼着新的科技革命早日降临!为了解决碳排放的问题,世界气候大会乃至首脑峰会,都在不遗余力地探索新的全球对策,虽然经济、政治、法律等的手段讨论颇多,但最根本的出路还得寻求新的科技对策,靠科学技术出现大的突破。例如,在一定条件下,藻类和细菌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液体燃料或有机化合物,在这里,CO2不再是有害废弃物,却成了宝贵的新资源。可见,解决重大发展难题,固然需要多措并举,但如把更多的精力,共同用来开启这类重大发明创新的科学宝藏,则可预期,人类和自然,科技同经济社会,定将得到更加和谐、协调的发展。

  科技重大创新是科技工作的第一要务

  我国不乏科技人员的数量,科研经费也已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为什么科技领域长期出不了拔尖人才和革命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呢?这不能不说与科技决策管理工作的目标导向、政策取向以及科研条件和经费的用向有关。

  首先是目标导向问题。在科技领域,有人妄自菲薄,贬低民族自尊;有人主张科技大国不以诺奖为标;有人认为,像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万有引力那样的机会,现在不大可能再碰到了。然而据科技日报报道,英国的两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在2004年用透明胶带从铅笔上粘取出石墨烯而荣膺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最近又有美国科学家以蔗糖为原料,用更简单的一步低温处理法取代复杂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出了石墨烯。它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的革命。这说明,科技发展没有止境,科学机遇必须能动地去捕捉。因此在科技管理上,应当放手地为那些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创造条件,积极导引,鼓励他们向新的、重大的科学突破进军,有苗头就及时跟进。否则,思想不解放,何来新发现?

  科技发展是要讲革命讲超越的,不能偏重量变(课题、经费、论文、奖项、专利等),而少究质变;不能只图跟踪式创新以求保险,而回避超越式创新的风险;不能只顾现有看得见的科学前沿和面上繁重的攻关任务,而忽视科技重大创新的战略地位和革命性引领作用。

  其次是政策导向问题。科技政策是哺育、激励和保护拔尖人才进行重大创新的根本保障,理应不受年龄、资历和有无科研公职等因素的制约,但实际情况是,真正有重大创新潜力的人才和课题,往往在学术上、在申请科研立项上以及经费筹措上备受羁绊,难以施展其抱负;缺乏发掘科技重大创新资源的遴选机制和特殊措施,在大学和科研单位中,在民间和社会各个层面,敢于挑战重大科学难题,有重大创新思路和才能的探索者络绎不绝,然而真正在现有机制下被成功发掘和有效利用的则廖廖无几,相反,不公正的非议和磨难却是不断,有些想帮的管理者对此也力不从心;现实中,还有一支责任心很强的退休科技人员中的创新力量未被正视,按现有行政管理一刀切的做法,这些退休人才即使仍然拥有重大创新能力和经验,也不再能申请和参与自己从事的科研课题,还不能再带研究生培育新生力量,这岂不要造成科技重大创新研究工作的断链!

  第三是科研条件和经费用向问题。科研经费的多少和使用方向,实质上仍是个对科学本质价值的认识问题。以往是“一工交,二财贸,剩下点钱搞科教”,对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认识长期滞后;如今科研经费的总量增加了,但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而且按规定,公共财政不能用于非共识、有风险的科技重大创新项目,结果是重复类同的课题挤占太多,经费仍然难以用到刀刃上。而不下工夫和本钱积极去点燃那些新科技革命的导火索,岂非又要在未来新的科技革命中,长期做跟跑者?

  科学技术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大量基础工作需要去做,不少空白需要填补,最新的高技术买不来,科研的周期又较长,这对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显然处在极为不对等的竞争态势之中。如再不集聚优势资源,抓住重大创新这根杠杆着力博弈,那么失去的不单是科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鉴于经济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客观上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引领,因此有必要在重大自主创新领域也制定几项“硬指标”,借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成功经验,施行发掘、培育科技拔尖人才和重大发明创新项目的首长负责制,在学术上则要鼓励伯乐们举荐助推!(严谷良)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