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作风当警惕
2011-04-08 16:51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院士是中国学术界的最高学术称号,但院士不是权威,科学上没有权威。院士要正确地对待自身,正确对待同行,对待整个社会。”这是在1月25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年度工作会议上,路甬祥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1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其实,这段话不仅适用于院士们,而且适用于整个科技界。我的理解,路院长说出这段话并非空穴来风,他从正面指出了科技界值得警惕的“学霸”作风问题。
“学霸”一词,百度百科解释为:指某些学术权威利用自己在学术上的声望,打压异己,破坏学术研究氛围的人。
随着现代科学的社会化,今日之“学霸”者,不仅是某人,或某某人之所为,而且演化为一些单位、领域或学科的“强势力量”,以科学民主之名,行科学霸道之实,呼风唤雨,垄断资源,极大地妨碍了科技进步。
毕竟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的大门,毕竟是在高智密集的科技界,公然直白的霸道,已然没有生存的土壤。但是,在学术论坛、学科评价、资源分配等各种场合,某些科技界的强势力量却发挥着毋庸置疑的导向作用。在他们的影响力面前,不要说同行小辈,即使手握实权的官员也要敬让三分。
应当说,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实力在增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在认同,科技投入也在大幅度地增加,但科技人员的满意度并没有提高。其原因之一是,“学霸”作风毒化了我们的科学文化,做个不恰当的比拟,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学霸”作风貌似倡导科学民主,实则助长科学专制。他们头顶着这样或那样的花冠,以权威自居,动辄挑起事端,挥舞大棒,指责他人,为本人或其团队获得超额的话语权和分配权,直接剥夺了其他科技人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秩序。
表面看,“学霸”问题是作风问题,是某些强势人物的个人修养问题。但“学霸”蔓延成风,暴露出科技管理制度的缺陷。正如路院长所说,科学上没有权威。我们除了不要制造权威、崇拜权威,还要给那些以权威自居者应有的待遇: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