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教授来啦——关于国外名校网络开放课的思考
2011-04-08 16:4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教授也可以成为万众仰慕的明星:国外名校网络开放课近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意外流行”。
何为“意外流行”?即使是名声显赫的国际知名学府也未必想到,网络开放课会在全球受到如此热烈追捧;即使是如醉如痴的“网课”铁杆儿粉丝也未必想到,网络课堂会为他们造就一批教授明星。大概是10年前,欧美学府便纷纷兴办网络课堂了,但是直至去年夏天,哈佛、耶鲁、剑桥等一流学府的学术大师们才得以“修成正果”:网络开放课吸引来大批全球各地的年轻人,“网课教授”随之变成网络红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印度、韩国、中国等国家的大学生和公司白领对欧美大学开放课的热情仍在持续升高,看“网课”成了这些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然而,必须看到,受到热捧的“网课”仅仅是一小部分,与全球成千上万所高校制造的浩浩荡荡的网络开放教程相比,它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办学的发展空间不仅巨大,而且还可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造成对现有教育理念、体系、制度、模式的颠覆。因此,中外专家均认为,有必要对“走红网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带动大学教育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认为自己拥有完美无瑕的教育制度;几乎没有国家不在思考如何对本国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走红网课”是一个不请自来的契机,它让亚洲国家有机会借鉴欧美高等教育中的精华部分,从而为改革目标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或是路线图。
如何看待“走红网课”?在重视“走红网课”现象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严格地讲,它们甚至不能算是“课”,而更像是某一特定话题的系列讲座。《公正》、《死亡》、《幸福》、《人性》、《爱情哲学》、《聆听音乐》——这些选题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别说是年轻人,就是中年人、老年人也会对这样的话题兴趣十足。就连笔者读初中的儿子,也对“走红网课”充满好奇和热情,他特别留意视频中听课学生里的亚洲面孔,对有些课的评价是“很来劲”——听大师讲课当然来劲!但是,如果站在讲台上的不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不是耶鲁大学“德高望重”的雪莱教授,这些课程是否还会如此吸引人?“走红网课”的主讲都是名校教授中的精英,其讲课风格和个人魅力都堪比娱乐圈里的一线明星,怎么能不吸引人呢?“走红网课”其实更接近明星人物的公开演讲。教授是舞台的主人,面对台下成百上千名观众,其表达的欲望、冲动肯定会比平时更强烈,更充满激情。
尽管“走红网课”对开启网络教学大门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但是,似乎还不能认为这些欧美大学是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共享精神”。真的从网络上推倒了大学的围墙,名校还靠什么吃饭,如何生存?我们最好不要忘记欧美大学网络开放课的两项主要功能:让本校的学生学得更好,让本校的牌子更加诱人。对很多大学来说,“网课”的本意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此同时,其“战略目标”是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有好学生才有好学校,争夺生源从来都是名牌学府的“神圣使命”。保罗·布鲁姆教授在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课堂上就说,“网课”是耶鲁建立“全球学术霸权”的宏大计划的一部分。话虽是戏言,但却多少透露出耶鲁激情满怀的“战略冲动”。
对招兵买马而言,“走红网课”无疑是成功的广告。可人家做了好广告并不等于就有理由用放大镜去从中寻觅“文化霸权”或“文化渗透”——总有这样“非如此才显其高度”的议论风声,但毕竟将来我们也很可能也需要类似的广告,而且可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过分敏感的冷战思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和谐的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和谐的世界。
我们该从“走红网课”现象中看出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客观而言,“走红网课”或多或者少拉近了我们与世界高水平教育的距离,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弊病。我们可以通过“走红网课”向国际一流学府请教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和轻松自在的教学气氛。与此同时,它们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潜力和优势:我们拥有人数最多的网上“淘课”大军!它诠释了中国的开放与进步,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发达国家的年轻一代更加迷恋娱乐和体育明星的现实相比,中国青年追捧“海外明星教授”之举更让全世界人民敬服。渴望新知,敬重名师——我们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的爱学习的年轻人!
“走红网课”不仅仅是知识盛宴,它在本质上反映出大学教育的完整。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自我修炼的激情。“走红网课”让好学之士如鱼得水,如沐甘霖。不为考试,不为文凭,甚至也不单是为提高技能。对一些人来说,聆听“网课”只是为了分享大师的智慧,体验与名师一起思考的快乐。对另一些人而言,迷恋“网课”则是寻找快乐的休闲方式,类似“花鸟鱼虫”,是谓雅趣也。
欧美“网课”正在“热吻”中国,中国“网课”能否“热播”五洲?笔者相信,用不了多久,由中国才子制造的“网课”也会走红全球。想想我们曾经有过多少造诣非凡、风流倜傥的教授学者,我们就有信心描绘如此远大的蓝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希望,网络带来的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能够让这优雅的传统踏上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