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和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
2010-06-22 16:45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中星微电子的3G眼设备,北汽福田的电动大客车,国能风电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设备……最近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件件自主创新产品成为耀眼的明星,它们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成就的缩影。
在为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果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国内,对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还有模糊认识、混淆之处和制约因素;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企业集团的要员对这个战略质疑、不满甚至横加指责。曾经力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并亲历这一战略提出全过程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日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就为什么提出自主创新、如何认识自主创新、如何看待这一战略实施中的问题、应如何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自主创新是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自2006年自主创新战略提出以来,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国策。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您是当时的科技部部长,是这一战略的亲历者,请您谈谈自主创新战略出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徐冠华:中国选择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是基于全球化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自主创新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回顾历史,自主创新就是后进者进行技术赶超、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国家技术能力和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德、美、日、韩等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崛起和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并以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新的贸易手段控制市场、资源和媒体,试图长期保持其领先地位。
从国内的发展情况看,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缺乏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在大到飞机、汽车、数控机床,小到服装、日用化学品、碳酸类饮料等的诸多产业领域里,表现出很强的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国外资本、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
值得强调的是,技术并不等同于技术能力,引进技术并不会自动带来技术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践也证明,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技术学习和产品开发的实践才能获得。
其实,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我国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益。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产品的利润率过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顺利实现。另外,在WTO规则下,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重大障碍,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已经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所以,没有基于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我国产业发展将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难以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
在这一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可谓高瞻远瞩。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2006年1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温家宝总理也在会上提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坚定了我们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全国科技大会后,汇集多方智慧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正式颁布实施,而自主创新是贯穿《规划纲要》全篇的主线,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科技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主创新的力量已初步显现
记者: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全球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抢占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的新形势下,对于理解自主创新战略有什么新的启示?
徐冠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反应最快、力度最大、回升最早、增幅最高,是全球经济的一大亮点,也为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我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应对危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来看,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和经验就是依靠科技创新。
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广东省珠海市考察工作,在看到许多企业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在国际金融危机挑战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时,他指出,要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具有比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也是如此。在应对危机中,自主创新的力量充分显现。企业、产业以及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是成正比的,如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实践中就显示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在金融危机之下,国家高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国家高新区仍然保持着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的增长率。可以说,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具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成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进程中的一面旗帜。
自主创新战略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跃升期。这一时期,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也经受住了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的考验。在此过程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经济生活中不协调、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的现象依然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发达国家发展绿色能源科技、低碳经济浪潮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已成基本共识。这进一步要求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赢得先机。
坚定信心和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
记者:现在一些国家和企业集团的要员对我们的自主创新战略质疑和不满。特别是对我国一些支持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措施,如政府采购等不满,甚至“恐慌”。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徐冠华: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主创新影响到原有的利益格局。
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把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到资本,再到现在的知识,发达国家已经把知识作为获取超额利润的最主要手段,从而在全球财富分配格局中拥有绝对的份额和话语权。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他们继续获取超额利润的最大障碍。前段时间他们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现在他们阻挠中国制定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这是新形势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我想特别强调,中国有选择自己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的权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利用政府采购、税收等优惠政策来鼓励本国的创新和促进产业发展都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包括发达国家,美国亦是如此。早在1933年,美国《购买美国产品法》中就规定国际采购必须至少购买50%的国内原材料和产品。美国成为WTO《政府采购协议》成员后,美国的对外贸易法规定《购买美国产品法》仍然适用。
相比之下,我国至今仍未能全面落实保护和促进国内企业创新的经济政策。有的政策,如“首台首套”政策虽然出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政府采购中的“国货歧视现象”仍旧可见。以汽车为例,尽管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在内的13个自主汽车品牌2007年就已入围政府采购目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比亚迪的政府部门采购仅占销售总量的1%。
现在不少人对政府采购政策存在片面理解,即把政府采购归纳为“同等优先”;然而“同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比如软件产品在开发、编程过程中往往会留下许多漏洞,需要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大量而反复的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既是软件产品开发的一般规律,也是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包括微软的产品也是在不断的“打补丁”的过程中得以完善逐步升级。如果一开始就先验地要求产品非常完善,则中国的软件产品永远不可能进入市场。在价格上,当我们的公司推出一个新产品的时候,跨国公司的产品往往通过降价把它挤垮,我们的小公司怎么与之竞争?所以,以价格和技术水平“同等优先”为原则的政府采购,容易演化为“国外产品优先”,使国内一些优秀的产品被排除于市场之外。
从重大科技专项的进展来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各个专项已进入全面组织实施阶段,“十一五”期间一些专项在研发攻关和能力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项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坚定信心和决心,瞄准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切实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力争实现重大科技专项工作新的更大的突破。
政府要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记者:现在离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只有10年时间了,要实现这个目标,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政府未来的工作着力点应该在哪?
徐冠华:今后10年要想取得进展,关键在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能否取得成功。
技术创新首先是个经济问题,其次才是科技问题。概括来讲,它是技术、管理、金融、市场等各方面创新的有机结合。技术进步是一个累积性的过程,技术创新要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必须要采取产品形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企业产品导入市场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只有采取产品形式才能使研发得到回报,使技术得到普及。企业熟悉市场需求,有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可以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能够形成创新与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有可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迅速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真正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抓住了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个突破口,就抓住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线,就可以形成科技发展新的战略安排和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框架,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就有可能理顺,并得到解决。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方面,政府可以有所作为。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可以采取包括制定政策、资金投入、项目支持、提供服务等多种措施,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策。在一定条件下,政府通过科技项目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可行的,但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支持方式。中国几百万个企业,政府项目有多少?政府可以支持三五年,但不可能永远支持。特别是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来讲,包括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在内的各项激励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
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远高于大企业。道理很简单,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诀窍,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办和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科技经济结合和中介机构建设是政府要解决的另一重大问题。国外的经验表明,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主要通过市场。市场中谁在起作用?中介。把千千万万的企业和千千万万的研究机构联结起来主要靠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产学研的纽带,是联结科技和经济的桥梁。要真正能够全面实现产学研结合,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特别是市场化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而我们目前的现实,主要是政府通过项目来支持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因此,就环境建设而言,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完善中介机构体系的建设。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