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冈山到建国六十周年看一个公司的发展壮大
2009-12-15 16:44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记得99年建国五十周年大庆的时候自己还在上高中,懵懂的我那时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感觉外面的世界和老家一样,无外乎就是低矮的建筑,整天无所事事抑或大批下岗的工人,记得高中毕业自己第一次独自出了远门,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看到北京的繁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外面的人们很时尚,自己第一次感觉世界是多极的,中国也是繁华和落后并存的,这十年自己改变了很多,从一个年少轻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职业痕迹很重的职业经理人,变化的十年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而这个世界,我们的国家在这十年中的发展我相信也是在历史上最快的,十年前谁会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上手机,谁会想到每个人都离不开电脑,谁会想到汽车能这么快的进入平常百姓家呢?我相信任何一个预言家在十年前都不会预言到今天的发展变化,借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我们要成长,企业要进步就必须要适应这种进步,正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下的企业发展已经不是当年的死拼技术的年代了,技术要进步,但这种进步要适合时代的发展,要不然柯达、MOTO、通用以及无数的企业也不会陷入今天的困境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各领风骚数十年,当今的企业能领先十年就已经是一种奇迹了,不能怪领导者无能,要怪只能怪当今世界发展快,谁知道下一个流行的趋势是什么呢?除非你有系统上的优势,否则普通人是不可能永远判断清楚未来的形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适应消费者,在产品多如牛毛的今天,消费者才是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唯一基础,看清形势,顺应潮流,引导消费是当今企业应该去做的同等大事。
本来本人对于历史的研究很浅薄,对于党政等国家大事更是知之甚少,但本次经过井冈山之行,加之祖国六十周年大庆,自己对于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壮大更加了解和钦佩了,只是不知当初的立党之本在当今形势下还保留多少,还有多少有保留的必要。
中国共产党从当初的几十人的小党,到今天有几千万党员领导十三亿人们的全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大概走过了八十年的风雨历程,相信当初毛主席自己都不敢相信今天这个成就,而他确实成为了现实,那么共产党成功的基础是什么呢?个人感觉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阐述:
一:建党之初到建国之初(1921年--1949年) (初创阶段和生存阶段)
此时间段为共产党成立--成长--发展壮大阶段,相当于企业的初创时期,从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一个小船上成立之初,共产党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为人民的翻身解放,实现中国的共产主义而战,这就相当于一个企业刚刚成立时从一穷二白开始,逐渐打拼自己的事业,明确自己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哪些客户进行服务,要达成什么样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企业刚刚建立的第一目标肯定是要生存下来,接下来才是发展和壮大,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也是这样的经历,要到处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完完全全是一个地下党和政府所不承认的政党,而哪一个企业不是呢?在成立之初,需要面对行业内大企业和其他竞争对手的排挤和压迫,而共产党差点就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消亡,井冈山会师和长征是共产党发生转折的两个历史阶段,井冈山会师让共产党第一个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长征让共产党第一次实现了战略转移,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对于一个出生的企业来讲也是一样,有没有自己的立命之本也就是自己的核心产品或者服务是在企业建立之初能够存活下来的基础,而面对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压和攻击,有没有自己的退路或者战略转移途径是能不能获得喘息机会的关键,因此个人认为初创的企业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A: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和服务
B: 明确的服务群体和企业理念
C:忧患意识和战略转移的路径
D:破釜沉舟的勇气和竞争策略
二: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初(1949年-1978年)(发展阶段及变革阶段)
此阶段为共产党主政中国的初级阶段,当时的中国为百废待兴,亟待变化的阶段,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广大的中国人民已经精疲力尽了,而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他们没有任何的经验去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有的只是那一腔热忱和辛勤的劳动,不可否认在此阶段中国经过了很多的波折走过了很多的弯路,但是中国的国家体系也渐渐的完善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主管各类事物的部门,完成了一些基本法的建设,回过头来看,不能说当时的路子是完全对的,但不可否认没有当初的国家体系的建设,后期的发展是没有可能的,因此在当时阶段的中国,面临着国外帝国主义的封锁和老蒋的挑衅的中国共产党还是走过了该走的路程,完成了最基本的国家框架体系的搭建,对于今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当时的基础,后期很多变革将都会成为空中楼阁或者海市蜃楼,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当时的一些发展还是值得肯定的。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企业度过了成立之初的生存危机之后,就要开始去建立或者完善公司的制度和流程了,在公司成立之初,大部分的公司都是靠人治的,这种管理制度在公司成立之初,在企业没有更好资源的情况下是有他的道理和优势的,而一旦企业步入了发展期,企业制度就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需要靠企业制度来规范和激励员工,以使其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好的为公司进行服务,也方便企业更好的去管理他的员工,制度是企业成长的基石,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那么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将成为空谈,从人治到法制是一个企业从成长到发展或者成熟阶段的标志。
三:改革开放到20世纪之初(1979年--2000年)(变革阶段和飞速成长阶段或者说成熟阶段)
此阶段的中国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华夏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引起此巨大变化的是邓公的一句话和一个想法,不得不佩服邓公的勇气,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沉重历史包袱和心理包袱的国家,能够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而能够有这么大的改革力度和方向的,更是值得我们钦佩,不得不说思路决定出路,邓公的思路是富裕才是硬道理,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种结果导向型的思维决定了中国今日之成就,变革是成功的,而变革的最终结果只会有两种:先驱或者先烈,很高兴当时变革之人都成了今日中国发展的先驱,感谢邓公,正是有了他老人家的审时度势,正是有了他老人家的指点江山,我们才能看到中国这三十年来跨越式的发展,正是有了人民工作的热情和干劲,才有了今日中国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几乎是所有企业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当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技术的革新已经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正如任正非所说的不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风险,而个人认为创新和变革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生存下去的基础,今天的柯达、通用、MOTO手机不都是此类典范嘛?大象尚且如此,一个小型企业就更加要有危机意识了,当然了创新要有前提,那就是适应形势的发展,邓公的改革我相信是在充分研究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综合了中国的现状和条件做出的而一个在当时看来最为稳妥的决定,如果只是一位的去追求创新和变革,我相信也会得到血和泪的代价,企业的变革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考察,贸然做出的决定肯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的,在当今这个机遇大于挑战的年代,有没有变革的勇气和决心最为重要,而犹豫不决是企业发展的大忌,在经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和探索的企业是最值得钦佩和支持的,这样的企业也是未来这个行业发展的主力和栋梁,而企业的变革类似于改革开放,一个是管理制度或者激励制度的变革,另外一个则是技术的变革,只有两方面一起变化,方才能起到好的发展效果。
三:21世纪(2000年—现在)(成熟阶段或者从优秀到卓越的阶段)
都说二十一世纪是飞速发展的世纪,此阶段科学的发展和知识扩展将超过此前二十个世纪的总和,未来怎样我们无从知晓,但此阶段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讲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个世界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将维持相对的和平,世界政治秩序在经过几十年的变革之后已经相对稳定,我们不用面临太多的外部问题和压力,可以有精力来发展内功,壮大自己的实力,当然在此阶段我们也经历很多过去不曾有过的经历和体会,物价、房价的暴涨,股市的暴涨和暴跌,全球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发展阶段所必须去承受的,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漏洞和优势,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去做的就是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靠自己成长去带动整个世界的发展,这就是新时代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和光荣的责任。
对于企业来讲,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企业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而整个行业也进入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大家已经从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到竞合的关系,谁也吃不了谁,同时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行业相对稳定的好处,就像快餐行业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中国市场),饮料行业两乐等等,所有这些巨无霸企业无一例外的在享受着这种相对平淡的竞争环境,而此时对于企业来讲,稳妥的发展似乎成为不二的选择(一些发展极快的行业如信息产业、互联网行业除外),此时苦练内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击竞争对手的劣势,提升自身的优势,甚至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此阶段剩下的公司大多都成为了行业的翘楚,他们都是优秀的公司,而如何成为卓越的公司代表甚至基业长青,是他们此阶段优先去考虑的目标,就像我们的生活,永远都是在追求更加美好和富足,企业也是一样,永远都是追求更加丰厚的利润,更加诱人的产品,更加高的品牌知名度,直到他消亡的那一天!
生命轮回,生而不息,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人类就会有不断的竞争,那么企业也是一样,没有永远存在的公司,只有永远的竞争意识和人类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愿我们的国家基业长青,愿我们的同胞更加的幸福,愿每个人的工作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