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控技术工业AI共促大会成功举办,以全自主运行引领流程工业范式革命

2025-10-24 09:27 来源:中控技术

10月23日,于宁波召开的2025(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CPCIC 2025)期间,由中控技术主办的“释放AI效能,共创增长范式——工业AI共促大会”成功举行。大会聚焦人工智能重塑全球工业格局的时代背景,系统展示了中控技术以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Fully Autonomous Plant)为核心的工业AI全景图,并通过系列行业洞察报告、重磅发布与标杆案例,为流程工业迈向“无人驾驶”时代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同期,中控技术亦受邀出席多场CPCIC核心论坛,贡献了产业智能化的“中控智慧”。

释放AI效能,共创增长范式

中控技术工业AI共促大会

大会致辞 | 共绘工业自主化新蓝图

大会伊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在致辞中强调,面对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与资源环境约束,行业亟需以大模型、智能体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解码增长新路径。他肯定了中控技术作为工业AI创新与实践的领军者,正赋能行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跨越,为流程工业的AI深度应用树立了新标杆。他表示,石化联合会将持续发挥产业协同与战略引领作用,支持行业企业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行业迈向创新引领的“智慧型增长”,共同释放AI效能,书写石化化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控技术董事长兼总裁崔山在致辞中指出,全球制造业正处在“AI重构产业”的关键拐点,尤其是流程工业领域,工业AI更是成为企业突破生产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控技术以“ALL in AI”为战略核心,推出了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Fully Autonomous Plant),并在兴发集团成功落地。FAP如同将工业生产从“绿皮火车”升级为“高铁”,助力真正实现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的跨越。同时,公司积极构筑产业生态,联合成立工业AI数据联盟并牵头编制《通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团体标准,为工业AI行稳致远奠定基石。中控技术愿携手全球伙伴,让智能共生的工业新图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加速实现!

行业洞见 | AI驱动石化智变的新引擎

会上,中控技术总裁助理赵路军发表《石化行业数智化发展洞察》主题报告,系统回顾了石化行业信息化融合的演进之路:从DCS国产化、信息化管理、智能工厂建设,直至当前以工业AI为核心的第四次浪潮。聚焦我国石化行业当前面临的供需矛盾加剧、成本管控困难、安全质量低碳协同难度大等严峻挑战,中控技术提出“破局之道”——打造以“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为顶层设计,到具体场景智能技术应用的完整落地路径。

报告通过多个具体应用场景的成功案例,实证了工业AI正成为应对行业挑战、开启增长新曲线的关键引擎。赵路军表示,中控技术打造的从“自动化”迈向“自主化”的可行路径,为石化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AI落地模板。AI时代的到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主线,中控技术愿携手产业链伙伴共创石化行业高质量、低碳化发展新蓝图。

重磅发布 | 从创新实践到标准路径

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引领AI时代的工业范式革命

中控技术产品经理林想带来《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引领AI时代的工业范式革命》主题分享,并在现场正式发布了流程工业首个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Full Autonomous Plant)。林想指出,流程工业的下一步进化方向,正是打造属于自身的“自动驾驶”,即“自主运行”,让装置具备深度理解工艺、实时感知状态、精准预测趋势与自主决策执行的能力。

为此,中控技术提出从L0到L5的流程工业自主运行等级框架。当前行业多处于L1、L2的“人机协同”阶段,而FAP系统致力于推动工厂高效、低成本地迈入L3、L4甚至L5的全面自主运行阶段。FAP系统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和通用控制系统UCS(Universal Control System)两大原生融合产品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感知-识别-决策-执行”闭环,通过三大技术革新推动工厂实现价值跃迁:人员角色转型:从“多人值守”转向“机器自主”,系统7×24小时自动感知、评估、决策与执行,释放人力从事更高价值工作;运行目标升级:从“维持稳定”到“追逐最优”,系统动态寻优多目标平衡,实现能耗、收率、设备寿命等综合最优;安全防线加固: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免疫”,基于高质量数据与预测能力,提前预警设备故障,准确率超98%,避免非计划停车。

目前,FAP系统已在湖北兴瑞等企业成功落地,标志着流程工业正式步入“一个模型+一个机柜”实现全自主运行的新时代,为行业提供了效果更优、成本更低、部署更快的智能化实施路径。

《通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

高质量、高协同的工业数据是工业AI落地的“源头活水”,统一标准规范则是稳健发展的“基石”。今年9月,由中控技术牵头,联合设计院、高校、企业共同编纂的《通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团体标准正式获批,填补了国内外在通用控制系统设计领域的标准空白,为我国流程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大会现场,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永刚,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数智中心总经理、仪表电气部部长娄承,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设备总监、万华化学(宁波)氯碱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石化分公司高级专家闵文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仪控专家章雷、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陆卫军共同启动该项标准的发布仪式。

打造自主化·数智化·生态化工业新图景

TPT+UCS:重构化工生产力,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永刚分享了以“TPT+UCS”为核心的智能化工厂建设实践。兴发集团通过中控技术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与通用控制系统UCS深度协同的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推进宜昌新材料产业园五套装置的整体智能化升级。UCS作为FAP的“神经中枢”和“物理手脚”,实现五套装置集中控制与数据融合,替代多套进口系统,机柜节省90%以上,电缆减少80%。TPT作为FAP的“智慧大脑”,具备自主监督与自主控制能力,实现工艺参数预测、产品质量在线评估与阀门异常诊断,模型准确率超98%,预警准确率超95%。目前,首套装置已实现“黑屏运行”,整体改造完成后,五套装置定员人数由260人降至80人以下,人均监控点数提升至2000点。该实践实现了从“多人值守”到“黑屏运行”的转变,形成覆盖“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完整解决方案,为流程工业提供了可复制的AI落地路径。

激活数据价值,构建工业智能新生态

工业AI的深入应用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基础。中控技术工业AI数据中心总经理毛俊杰在《激活数据价值,构建工业智能新生态》报告中指出,面对数据孤岛、标准不一与价值难释放等行业核心挑战,中控技术联合百余家产业伙伴共同发起成立“工业AI数据联盟”,以“数据共享、价值共创、生态共建”为路径,推动工业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与场景化价值转化。联盟依托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领域三十余年的经验积累,以及TPT、UCS等核心技术和全自主工厂运行系统方案,构建开放协同的工业智能生态。联盟成员可专享TPT 2免费试用,并通过“四维价值驱动”与“四重信任保障”机制,真正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价值可创可共享”的工业数据应用模式。

具身智能驱动变革:AI+机器人重塑工业安全未来

中控技术总裁助理石莹在《具身智能驱动变革:AI+机器人重塑工业安全未来》报告中指出,工业安全正从传统“人防为主”向“数防优先、技防赋能”阶段迈进。面对危化品管理中人、物、环、管等多维风险,中控技术提出以“Plantbot”AI+机器人融合系统为核心,构建覆盖“风险感知-协同控制-平台决策”的多层次安全体系。该系统基于AI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表计识别、气体检测、跑冒滴漏识别、声音异常分析等功能,并结合三位一体巡检方案,实现全空间、无盲区巡检。在氯碱、石化等场景中,系统通过多机协同与控制系统联动,达成故障预测98%准确率、泄漏精准定位与能效优化,推动安全模式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警。中控技术以“AI+机器人”构建起“可测、可响、可防”的自主安全闭环,为流程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飞索智能巡检机器人助力无人罐区建设

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储运一部副经理廖传文系统分享了“飞索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危化品罐区的落地实践。该项目基于中控技术的“地面+半空+高空”三位一体AI巡检解决方案,通过部署飞索机器人、红外气云成像仪(OGI)及无线自供电AI视觉传感器,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巡检体系,全面应对传统巡检模式中存在的响应滞后、覆盖不全、环境风险高等痛点。项目在镇海炼化实施后,显著提升了巡检的实时性与精准性,降低了人工安全风险,推动巡检模式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警”,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高可靠的智能化罐区巡检新路径。

 “AI+知识图谱”赋能异常工况辅助决策

海樊科技总经理苏德亮发表了题为《“AI+知识图谱”赋能异常工况辅助决策》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聚焦当前石化行业在异常工况处置中普遍面临报警泛滥、溯源困难、经验难以沉淀等痛点,海樊科技联合中控技术提出以“AI+知识图谱”为核心的异常工况全流程智能管理方案。该方案构建了覆盖全厂的工艺知识图谱,实现对报警信号的智能筛选、多报警事件链自动整合、原因溯源与处置建议生成。目前已在华谊能化等企业落地应用,实现风险场景识别数量提升150%,分析效率提高70%,有效辅助操作人员从“点状处理”转向“批量处置”,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与准确性,助力企业构建可复用、可迭代的异常处置知识体系。

亮相CPCIC核心主题论坛

贡献中控智慧

“第九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大会”圆桌对话

大会同期,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俞海斌受邀出席“第九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大会”圆桌对话环节,聚焦“智瞰中国——区域视角下的产能合作与投资机遇”议题,与中外行业领袖围绕智能化技术如何赋能跨国合作、区域差异化需求与实施路径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并分享了中控技术在国际化实践中的洞察与成果。

俞海斌指出,全球石化行业正面临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共识性机遇,海外新兴市场的产能扩张带来了巨大的智能化改造需求。同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够倒逼企业对标全球顶尖标准,加速技术迭代。中控技术以“技术深耕、生态协同、区域适配”为破局思路,通过构建全自主运行工厂系统FAP,推动工厂实现从“自动控制”到“自主运行”的跨越,这一技术突破也成为中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切入高端市场的核心利器。为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协同,中控技术联合百家伙伴发起“工业AI数据联盟”,致力于打通数据壁垒、统一技术标准,为国际化合作构建可信、高效的数据基础。在区域实践方面,他指出,针对不同区域市场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是实现本地化共赢的落地基础。

他建议,中国企业应坚定拥抱AI,以“Physical AI(物理AI)”等创新技术为载体,优先在核心海外市场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建示范项目。“通过落地前瞻性的试点项目,用实际效果建立客户信任,是快速破局、实现可持续国际合作的优选路径。”

 “工业AI论坛”《AI赋能风险管控,驱动石化安全生产》

中控技术安全价值总设计师唐在峰在“工业AI论坛”上发表《AI赋能风险管控,驱动石化安全生产》主题演讲。报告指出,针对当前石化安全生产面临隐患风险上升、重大事故频发及新质生产力要求三大挑战,中控技术基于TPT和工业AI技术,构建了覆盖“动态风险预警预测”“AI视觉安全分析”“机器人无人机巡检”“危化品装卸监管”“安全体系自诊断SaaS”等9大典型场景的“AI+安全”解决方案,有效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防护”向“主动免疫”转变。该解决方案已在多家标杆企业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月度报警次数从25万次降至3000次,事故率降低50%-70%,应急响应时间缩短30%-50%,为流程工业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安全防护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工业AI数据联盟(DAIA)第一届理事会首次会议

大会同期举办了“工业AI数据联盟(DAIA)第一届理事会首次会议”,汇聚了来自行业龙头企业、设计院、高校与专业机构等领域的嘉宾,共同见证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的成立。会议围绕如何充分释放工业数据价值、推动行业实现快速与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为联盟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云端直击 | “ASK us Anything”零距离对话

本次大会特设“ASK us Anything”大咖云端互动与产品演示等精彩直播。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俞海斌、副总裁吴玉成、副总裁陆卫军齐聚线上直播间,围绕“AI如何解码行业新增长”分享前沿思考,为线上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AI赋能洞察。直播全程金句频出,干货满满。

从把脉国际产能合作的高层对话,到深耕安全生产的前沿技术分享,再到系统释放AI价值的生态共建,中控技术在CPCIC 2025完整呈现了以工业AI驱动流程工业迈向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解法。这不仅是公司战略蓝图的成功落地,也是中国工业创新从“势能”转向“动能”的集中体现。随着“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工业AI必将更深地扎根于中国坚实的制造业土壤,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工业的智能化转型持续注入澎湃的动力。中控技术愿与全球伙伴携手,共同谱写工业智能未来的新篇章。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