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江西省首个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面世

2025-09-05 14:32 来源:新余市融媒体中心

9月4日,记者从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获悉:我省首个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特修斯”人形机器人在该校深圳孵化基地面世,首批10台工程样机已进入试产阶段。这标志着我省高校在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也标志着该校成为全国少数具备完全自主设计与量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职业院校,为“校企研”一体化模式提供了创新范例。

“特修斯”人形机器人由该校孵化的深圳“特修斯”(Theseus)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身高1.75米,全身配备19个自由度,采用模块化关节与高强度复合材料结构,可在零下10度至零下45度极端气温环境中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行走能耗较市面主流方案降低18%,负重与自重比提升42%,支持中英双语对话、手势识别及复杂地形自适应导航,可应用于多场景人机协作,特别是在应急消防、光伏运维、锂电制造三大领域大显身手,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与能效表现。

有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普通职业院校牵头突破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的案例在国内极为罕见。该校通过“校企研”深度融合,打破了“研发靠本科、量产靠企业”的传统分工模式,展现出职业教育在高端装备领域技术攻关方面的巨大潜力。其“以赛促研、以研带产”的模式,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70%以上的结构与电路设计由该校2022届至2024届毕业生团队完成。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团队,曾获202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与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仿生机器人双项冠军,为“特修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校方透露,该校将启动“特修斯”二期研发计划:深化与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合作,共建人形机器人研发实验平台,与比亚迪、赣锋锂业等企业联合攻关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与关节驱动技术;将建设2000平方米中试基地,预计2026年建成年产200台的柔性生产线,形成“江西设计——深圳制造——全球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加速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