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瑞芯微业绩飙升半年盈利5.31亿 加码AIoT市场布局手握736项专利

2025-08-20 09:57 来源:长江商报

延续2024年增长态势,瑞芯微(603893.SH)上半年业绩再度报喜。

8月18日晚间,瑞芯微发布2025年中报。据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创下历史新高;同期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瑞芯微表示,2025年上半年,AIoT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在AIoT产品上的长期战略布局优势,旗舰产品RK3588、次新产品RK3576等带领AIoT各产品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在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瑞芯微持续加码研发,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28.51亿元。目前,公司共申请了1337项专利(其中包括1279项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736项专利(其中包括678项发明专利)。

营收净利迅猛增长

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瑞芯微主要产品为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和数模混合芯片。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主要用于各类型智能终端设备的核心运算与应用处理,是支撑各类智能功能实现的“大脑”。随着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的发展,瑞芯微在经过两年业绩波动后,迎来收获期。

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瑞芯微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实际上,2024年瑞芯微就实现了业绩飙升。在连续两年承压后,2024年,瑞芯微实现营业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46.94%;净利润约5.95亿元,同比大增341.01%。

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大幅增长,瑞芯微表示,报告期内,依托公司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因应AI在端侧应用发展的需求,旗舰产品与次新品带领AIoT各产品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在汽车、工业控制、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为后续的渗透与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瑞芯微认为,随着端侧模型落地应用条件不断成熟,百行百业的AIoT可以在端侧部署适用大模型,由端侧模型驱动产品功能串联整合,重新定义智能硬件产品的功能边界、交互方式与价值创造模式。AIoT发展将进入“端侧模型驱动,终端功能串联整合”的全新2.0时代。

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上,瑞芯微也表示,AIoT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是持续的。公司旗舰芯片保持高速增长,次新品持续爬坡上量,下半年会保持成长。

近五年半研发费累计28.51亿

目前,瑞芯微的智能应用处理器通用性高,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应用、机器人、教育办公、商业金融、智能家居、消费电子以及运营商等下游众多领域,拥有产品线应用近百条,是目前国内AIoT产品线布局最丰富的厂商之一。

公司依托AIoT芯片“雁形方阵”布局优势,在旗舰芯片RK3588带领下,以多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组合拳,促进AIoT多产品线的占有率持续提升,尤其是在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及行业类应用等领域;以RK3588,RK356X,RV11系列为代表的各AIoT算力平台快速增长。

在这背后,瑞芯微持续投入研发。2020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76亿元、5.61亿元、5.35亿元、5.36亿元、5.64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79元。近五年半,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8.5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连续十余年保持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20%左右,不过,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比13.64%。

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瑞芯微进一步完善AIoT SoC芯片平台布局,大力推进多颗新产品研发工作:研发并推出新一代AI视觉处理器RV1126B;研发并推出新款音频处理器RK2116;推进RK3572、RV1103C、RK3538等多款新产品设计工作;研发下一代旗舰芯片RK3688与次旗舰芯片RK3668;持续布局多品类周边芯片等。

截至2025年6月30日,瑞芯微共申请了1337项专利(其中包括1279项发明专利)、266项软件著作权以及75项布图设计权,已获得授权736项专利(其中包括678项发明专利)、265项软件著作权以及71项布图设计权。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