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新松机器人创始人曲道奎:中国机器人如何跨越“低利润”陷阱?

2024-06-11 11:17

5月30日,202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在芜湖隆重召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顶尖专家、企业高管、行业精英等600余人齐聚芜湖,万字干货热聊机器人时代。

在上午的院士报告环节中,新松机器人创始人曲道奎围绕「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10年考,如何跨越机器人“低利润”陷阱?」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报告。

以下是本次报告实录,「中国机器人网」整理删改: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10年考

国际机器人市场十年发展总体呈上升的现象。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产业发展数据更是亮丽,产业市场容量在过去的十年快速增长,并且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2年占据全球40%左右的份额。

机器人市场密度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从15年开始51台到22年接近400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标志着中国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

总结:中国机器人的十年是黄金十年,市场、应用、品牌(竞争力)均实现大跨越,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机器人上市公司主导企业有50余家,相关企业百余家,分布在长三角、大湾区、京津鲁、东北、成渝等区域,也有一些国评中心、国创中心及研发创新平台的支撑。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15.59万家。近10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2.64万家,同比增长21.95%。

从区域分布来看,整个中国机器人行业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均衡。其中,山东机器人公司的总量排到第三,但是独缺上市公司。

总结:整体研判

1.体系:基本建立了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零部件、整机、应用、检测)。

2.技术:OS、控制软件、控制系统有一定进步,应用技术初步具备。

3.产品:有无已解决,缺失竞争力产品。

4.应用:智能应用软件亟待解决,高端应用缺乏,低端应用广泛。

5.四低:低技术、低品质、低价格、低应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中国机器人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总结:工业、服务及特种机器人、零部件、集成整体表现不佳,呈现系统性、普遍性问题,面临全面变革。

思考与对策

中国机器人在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机器人市场连续十年快速增长,现在已经占据整个世界机器人市场一半的比例,完成了了从0到1,甚至从1到10的阶段。

那么,机器人行业能否通过内卷实现净化,通过内卷实现优胜劣汰,回归良性发展?靠机器人行业自身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实现内卷净化,首先得是个封闭系统。现在整个机器人产业行业是个开放系统,因此不可能实现自我净化。

为什么?首先是思想观念问题,这也是根本。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它的宗旨是创造财富。不盈利的企业是一种罪恶,占用社会资源,对企业家来讲是一种犯罪,因为你没有产出,没有增量,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最基本的底线。

企业的价值是解决就业、盈利和赋能社会的发展。竞争观念存量“零和”vs.增量发展。

思维误区。我们一直在考虑物美价廉,物美价廉是个消费理念,不是制造理念,消费者的角度希望东西越好越便宜,从制造理念来讲,东西要好,价格就要高,就要优,东西好就要卖个好的价格,反过来讲,我才有更高的利润去创新。我们总是把低成本和低价格搞混,一直说低成本,低成本对应的是低劣的东西,而不是价格低。规模化和低利润也不是一个观点,规模大了不一定利润就高,因为现在是产能过剩时代。

政策上:

招标法:源头改变(最低价中标);合同法:公平、保护弱者;支付方式:严肃、保证公平;付款账期:法规保障(相关机构)。

自我革命:

创新引领:创建新赛道,跨越红海

模式再造:优化商业模式,更换竞争要素

产品差异化:寻找新的利润附加值

企业架构重塑:拥抱数字化、智能化

改变盈利方式:由一次性交易变为永久服务

无论是从自身还是从大的政策、环境、行业规则,可能都需要大的改变,有些需要行业协会,有些需要政府,有些需要企业,也有些需要我们自身,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机器人“低利润”陷井不可能得到改观,如果改变了,中国机器人跨越“低利润”陷阱希望很大。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