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21 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2024-03-12 14:55 来源:中国质量报

近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65%,较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21,持续稳中向好。此外,我国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8%,总体保持稳定;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满意度分别提高到81.30分和81.43分,首次进入“满意”区间。这些数据说明《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设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各项指标进展情况良好,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2023年,首个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质量纲领性文件《纲要》正式实施。《纲要》设定了我国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指标包括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等。

《纲要》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推动《纲要》各项部署落实落地,重大工程扎实有力推进,重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重要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质量政策制度不断健全。

数据显示,《纲要》以专栏形式部署的7个重大工程进展顺利、亮点纷呈。比如,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消费品品种数量达到1.92亿,主要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保持在96%以上,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1.74%;品牌建设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培育和打造“吉致吉品”“好品山东”“湖南名品”“江苏精品”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品牌数量增至48个。

《纲要》明确的13个重点行动扎实开展、效果明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各地区各部门围绕重点产业,系统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1450个,广泛开展质量技术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质量技术难题11.1万个,节约成本超过100亿元。

《纲要》提出的28项重要政策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全国首席质量官达18万人,6000余家企业获得质量融资增信贷款超过7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层面配套出台《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等44个政策文件,地方层面细化制定《天津市质量攻关管理办法》等59项制度措施。

《纲要》部署了17项重要工作机制建设,总体进展良好。党中央批准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增至33个部门。质量工作考核调整为中央质量督察考核并首次启动实施。区域质量合作机制有力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成渝等地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共建,推进跨区质量执法联动协作。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宏观效果看,我国质量强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从职责任务看,我国质量工作取得创新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稀土功能材料、农机装备等领域批准筹建10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面实施标准强基稳链领航,发布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国家标准超过1800项。全国“质量月”活动参与的经营主体40余万家、参与人数近1亿人次。全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14次、672.82万辆,机动车排放召回10次、181.07万辆;共实施消费品召回771次、1042.0万件。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