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国家7成制造业低迷,因需求不足
2023-08-08 13:40 来源:日经中文网
广东珠江三角洲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企业聚集地,在经历疫情带来的混乱后,已基本恢复正常。但全球商品需求正在下降,2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7成企业活动出现“萎缩”。受疫情结束影响,消费的重心从商品转移到服务业……
全球商品需求正在下降。从制造业的景气指数来看,2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7成企业活动出现“萎缩”。受新冠疫情结束的影响,消费的重心从商品转移到服务业,同时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货币紧缩以及中国内需低迷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需求不足,供给制约的解除并未变成东风。服务业能否支撑整体经济将成为焦点。
中国南方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企业聚集地,在经历新冠疫情带来的混乱后,已基本恢复正常。例如因等待卸货而滞留在港口的集装箱船。金融信息公司Refinitiv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3月顶峰时膨胀至70艘以上,但最近只有20艘左右。
日本海事中心的数据显示,亚洲对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进入2023年后一度同比减少2~3成。业内有声音表示,“虽然存在销售需求,但无法消除零售的过剩库存,并未强劲到需要新增生产和运输”(大型集装箱船企业)。
给全球带来通胀压力的供应链制约已基本解除。由于中国防疫措施的改变,经济活动实现正常化,影响明显。对于制造业来说,有助于零部件采购等生产工序的改善。然而,目前并未充分利用供应链正常化。这是因为实际需求不足。
市场相关人士关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每月公布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该指数以海上运输的运费和主要国家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供应链相关项目等为基础计算得出。以零为标准,正值显示供应链比平时更加拥堵、出现供应制约的情况。负值区间则显示由于需求减少,需要运输的商品很少,供应链的供需平衡在被打破。
8月4日公布的7月GSCPI为-0.9,连续6个月低于零。5月跌至仅次于雷曼危机后的2008年11月创出的最低值(-1.59)的水平。2008~2009年,美国陷入经济衰退,同时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下降,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蒸发。
受新冠疫情影响,宅家消费导致商品需求激增。美国调查公司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洞察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海运分析与研究主管Daejin Lee针对当前的需求下降指出,受新冠疫情结束影响,“消费模式从商品转为旅游等服务的影响突出”。
也有观点指出,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央行的货币紧缩效果正在显现。之前受疫情影响,实施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了资产价格暴涨和过度消费。目前加速的加息引发了信贷紧缩,导致需求萎缩。
中国的内需也弱于预期。6月的贸易统计显示,进口额连续4个月低于上年同月,环比也转为下滑。法国欧莱雅的首席执行官尼古拉•耶罗尼米斯(中文名:叶鸿慕)在7月的财报发布会上针对中国销量表示,“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承认复苏缓慢。
商品需求的不足导致了全球制造业的低迷。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7月美国制造业指数为46.4,较上月小幅改善,但仍连续9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该指数连续低于50的时间创出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以来的最长记录。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品订单低迷。
标普国际发布的7月全球制造业PMI,已经连续11个月低于属于中性水平的50。跌破50的时间长度仅次于雷曼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期。从地区来看,在2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7成低于50,企业活动萎缩。尤其是欧洲的低迷尤为突出,区域内最大的德国为38.8,比中性水平低11.2个百分点。
德国化工大型企业巴斯夫(BASF)在2023年4月至6月面临汽车以外的主要客户的需求下降。该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马丁·布鲁德米勒(中文名薄睦乐)在7月的财报说明会上表示,“像金融危机时中国(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拯救世界那样的事情,今年下半年不会发生”。巴斯夫最近下调了2023年全年业绩预期。
日本7月制造业PMI为49.6,连续2个月低于50。由于芯片短缺的消除,汽车生产有所恢复,减速较为缓慢。目前总体表现强劲的日本上市企业也难免受到外需减少的影响。制造用于住宅管道等的氯乙烯树脂的信越化学工业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或将时隔2年出现最终利润减少。
作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之一的印度保持强劲势头。除了内需之外,还在争取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的需求。墨西哥似乎受益于对美出口企业的“去中国化”。
目前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火车头均为服务业。还在增加雇用,很快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很小。不过,如果需求不足和制造业长期低迷,是否能仅靠服务业支撑实体经济?经济明显恶化的忧虑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