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C919开启中国航空制造业规模化“第一步”

2023-05-30 10:30 来源:新京报

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机场,圆满完成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5月29日起,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运行,后续随着该机型的陆续引进,将逐步扩展投放到更多的航线。

C919圆满完成商业载客“首飞”,也成为中国航空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对于国人来说,在为C919进入正式运营而鼓掌欢呼之际,必然会期待国产大飞机的逐步量产,让更多旅客可以搭乘“属于中国自己的飞机”出行。

这就涉及到国产大中型飞机何时实现大规模量产。从供应端来看,C919并非中国商飞第一个交付的产品。目前,公司有三条飞机制造产品线,分别为ARJ21、C919和CR929。其中,ARJ21于2008年11月试飞成功后,2017年7月9日取得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标志着该型号的飞机进入量产阶段。在C919大飞机项目之后,中国于2014年5月与俄罗斯签署了《新型远程宽体客机项目合作备忘录》,CR929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航程为12000公里,座级280座,目前设计了基本型、缩短型和加长型三种。这意味着,中国将制造生产三款主力机型, 满足航空服务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而从需求端来看,C919全球订单已达1035架,而中国航空服务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尽管我国刚采购了160架空客飞机,总价200亿美元,但仍无法满足市场扩张所需。据预计,2021年—204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其中120座级以上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对于C919而言,商用空间巨大。

更为重要的是,C919开启中国航空制造业规模化“第一步”。正如波音之于美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影响,它不仅拥有1.6万项专利、16万员工,其中大量是中高级技术蓝领,还有超2万家供应商,且大部分在美国本土,不仅支撑了美国航空、国防等领域,也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企业。

与此同理,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提升了国内商用飞机机体结构、机载系统、材料和标准件配套能级。预计到2035年,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公司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形成设计研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航线运营、维修维护、产品拆解等各个环节的配套产业建设,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

在完整的航空制造业产业链中,将产生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结构属性就是整个产业链由负责不同细分领域的制造型企业组成,每个领域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做深做透相关制造工艺和技术,达到C919的产品标准,而各个领域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其他领域的产品形成配套,让C919完成采购本土化,核心零部件国产率持续提升,不仅能带来成本优势,也能避免卡脖子。

而专业化分工以及足够多的订单,又能让相关企业不断减低生产成本,交付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C919生产订单的增加,整个产业下游“蛋糕”变得更大,就会吸引更多新企业、资本、人才加入,并通过更好的产品和技术质量争夺订单,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创新生态的发展,让我国航空制造产业链处于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技术优势累加的良性循环中,这就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对此,我国多个产业领域已经有成功经验,比如特斯拉国产化、造车新势力对于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促进。从发展规律而言,我国航空制造业以C919等国产大中型飞机为发展起点,不断推进产业链覆盖到更多相关领域,就能带来更高的产业耦合度,让配套生产成本更低、生产配套效率更高,不仅能充分满足国产大中型飞机的需求,也能参与到世界航空制造业竞争中,占据产业链中高端,向更多国家和地区航空业提供服务。

C919开启中国航空制造业规模化“第一步”,更指向完整产业链的由小到大,不断做强。一方面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中国航空市场带来更多选择,另一方面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精尖领域突破,加快转型升级。这也是其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原因所在。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