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科新松引入国资战投增资1.5亿元

2023-05-16 09:41

近日,新松机器人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科新松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上海浦东海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投资基金(下称“海望基金”)作为主要战略投资者,引入上海海通焕新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海通焕新”)、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创新”)、长三角(嘉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长三角投资”)作为其他战略投资者,上述增资方拟以现金方式合计出资1.5亿元,上市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本次增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只持有中科新松40%股权,海望基金持有中科新松40%股权,其他战略投资者合计持有中科新松20%股权,中科新松将不再是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全资子公司。

新松机器人公告表示,为满足公司协作机器人业务发展需要,推动该业务板块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中科新松得以扩充资本实力,增强发展后劲,更好地借助战略投资者资源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此外,中科新松可充分发挥战略投资者在市场、资金、当地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持续保持研发投入,推动公司协作机器人业务及中科新松拓展步伐;专业投资机构的引入,也有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公司与战略投资者可共同支持子公司业务健康发展。

企查查显示,作为此番主要战略投资者的上海浦东海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股东为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向上追溯两个层级后,实控方为上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此外,海通创新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长三角投资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2.86%;而海通焕由新上海拓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等也在股东之列。

增资或为上市准备

资料显示,中科新松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目前已推出多款协作机器人产品,并已形成批量化生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半导体、医疗等领域。

近两年中科新松经营业绩持续亏损,且呈现扩大的趋势,2021年,中科新松营业收入为3141.35万元,营业利润为-4549.75万元,净利润为-4227.67万元;2022年1-11月,中科新松营业收入为4649.02万元,营业利润为-4945.50万元,净利润为-4906.41万元。

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中科新松资产总额为3.06亿元,负债总额为2.83亿元,净资产为2326.57万元。

本次增资给予了溢价,公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2年11月30日,中科新松100%的股权以收益法确认评估价值为9100万元,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中科新松本次增资前的估值为1亿元。

增资完成后,中科新松注册资本将由3440.76万元变更为8601.9万元。

近年来协作机器人发展迅速,出货量持续上涨,头部企业进入上市阶段,中科新松作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企业,不想落后于人,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更有实力的资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是不错的选择,也能缩短自己的上市之路。

协作机器人一枝独秀

近几年协作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中发展速度名列前茅,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超过19000台,同比增长24%,在疫情肆虐之下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

而最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3691套,同比下降3%,其中多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品类的增长率都为负,而协作机器人依然在增长,可见其强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以上,2022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7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30亿元。

从应用领域来看,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加工、半导体、锂电池、医疗保健等领域应用最广泛,其中,我国协作机器人排名前三应用领域分别为3C电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加工,销量占比分别为30.3%、27.2%、14.6%。

随着技术的成熟,协作机器人的性价比在持续上升,从终端客户的使用成本来看,目前协作机器人单位时间成本已降至7元/小时,仅为人工的三至四分之一,协作机器人生产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未来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的人工成本上涨,让二者单位成本差将会持续扩大,协作机器人的成本优势愈发凸显。

如今,协作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国家产业引导以及资本助力,协作机器人赛道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并吸引更多企业加入。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