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余锋:共创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双碳”目标
2022-09-27 13:46 来源:霍尼韦尔
近日,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就节能减碳、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加速推进实现等话题发表见解与看法,并分享了霍尼韦尔对可持续承诺的积极践行与成果,全文刊载于《世界环境》第197期。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以下为内容分享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各国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坚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正在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所提出的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远景规划下的宏伟蓝图,也是对全球减碳愿景的伟大承诺。“双碳”目标对高耗能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如交通、建筑、制造业等现代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带来减排挑战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和应用孕育了发展潜力。
城市汇聚了人类文明的最新科技成果,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关键的时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更多地通过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加速相关行业绿色经济转型、推进能源体系变革,从而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同时,企业作为城市发展中承担经济生产的主要单位,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改善企业自身表现,实现绿色生产经营,是企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对企业而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可持续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兼顾绿色发展和长期增长的必由之路。
节能减排技术引领绿色出行
交通运输业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国际能源协会(IEA)的统计数据,近30年来全球范围内交通运输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工业碳排放,位列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
以航空业为例,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报告,如果不加控制,到本世纪中叶全世界将有25%的碳排放量来自于航空业。航空业减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非常突出。航空领域实现碳中和需要在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工艺改造等方面采取行动。采用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解决方案可充分发挥燃油价值、降低油耗,并通过互联技术优化驾驶舱、地面服务和操作员之间的协作,从而提高整体飞行效率。
欧洲和其他地区陆续颁布可持续航空燃料指令,也使得可再生航空燃料(SAF)技术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2022年2月,霍尼韦尔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在广东茂名携手打造年产量达10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东华能源在该项目中引进霍尼韦尔的Ecofining™工艺技术,该技术的研发宗旨即是从可持续原料中生产出性能出色的产品。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以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之一,助力推动航空业碳减排。
同时,飞行动力系统等新兴技术正在不断推动UAS(无人机系统)和UAM(城市空中交通)的技术发展。电动飞机有着零排放飞行的潜力。新型涡轮发电机可用于驱动大功率电动机以及给电池充电,满足从重型货运无人机到空中出租车以及通勤飞机的各种任务。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 (WRI)的数据,道路交通的碳排放量数量巨大,约占全球排放量的12%。截止2021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3.02亿辆,汽车行业全年碳排放达到130亿吨,占到总排放量的7.5%。同时,控制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自2021年起正式在中国生效,我国汽车行业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以响应“双碳”目标成为大势所趋。
推广采用全球变暖潜值(GWP)低的解决方案可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例如,氢氟烯烃 (HFO)低全球变暖潜值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商超制冷、车辆空调、保温材料用发泡剂、个人和家庭护理用品推进剂等,可帮助用户在保证最终产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碳足迹并提高能效。
在中国,蔚来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等企业相继采用HFO-1234yf环保型制冷剂,推动汽车行业温室气体减排。该制冷剂的全球变暖潜值小于1,与目前国内市场使用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相比,其全球变暖潜值大大降低,可满足《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的要求,支持中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
能碳双控
解锁中国低碳建筑新范式
作为城市运转中的碳排放“大户”之一,楼宇建筑节能减排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楼宇零碳发展也逐渐成为全球趋势。
在中国,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重的一半以上,环保部、住建部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新法规,鼓励企业加入碳减排行动。今年4月份开始实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从规则和机制上,已经在推进明确碳排的责任主体,同时加强对建筑的碳核算和碳披露。《通用规范》对建筑在运营阶段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建筑减排的指标,对于新建或改建项目,规范都要求完善能源计量系统。
智慧楼宇向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节能及高效的建筑环境,其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商业楼宇、机场、地铁、医院、数据中心、酒店、学校等业主和用户的设施。定制化的软件以及楼宇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可助力智慧建筑的平稳运营、能效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帮助建筑物业主打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楼宇环境,同时兼顾运营效率,保障楼宇建筑的可持续性。
实现楼宇能碳双控闭环需要关注计量、分析、控制和绿色认证四个阶段。通过稳定的传感技术和安全开放的物联网网关,低碳建筑解决方案能够对包括电、水、气、冷热量等在内的各类楼宇能耗设备数据进行精准的采集和监测;此外,智慧楼宇系统可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分析和计算,执行切实有效的楼宇节能策略,降低能碳消耗。
长期以来,霍尼韦尔在中国不断研发和推出面向楼宇建筑的低碳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提供从计量仪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网关控制器、应用管理软件到系统实施和运维服务的端到端的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成熟的物联网和云技术,帮助客户精准洞察能效水平,降低能耗成本和维护费用。
打造碳密集行业绿色转型新机遇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碳密集行业对低碳减排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多种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可将炼油厂或工厂、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从源头上捕获并进行储存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成为助力实现行业低碳转型的选择之一。
鉴于CCUS技术目前的较高成本,将该技术纳入清洁能源技术范畴统筹考虑,并率先运用在清洁能源等相关领域,是实现CCUS技术落地的方式之一。例如将制氢技术与CCUS技术有机结合,在制氢过程中增加碳捕集和封存应用,在扩大氢能产能同时,促进CCU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例如,沃巴什谷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在其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西特雷霍特的气化厂改建项目中采用一系列霍尼韦尔CCUS技术,每年将捕集和封存165万吨二氧化碳并生产清洁氢能。该项目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碳封存项目之一。
CCUS技术在中国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基于发电厂和煤炭气化的工业经验,中国在发展碳捕捉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随着“十四五”能源规划和“双碳”目标的制定与落实,CCUS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前景,为炼化等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带来福音。
此外,与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相比,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受到世界各大能源密集型经济体的重视。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规模化推广和政策支持,氢能作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清洁能源,其产业链在中国已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高纯度氢气可作为有价值的副产品来生产并进行回收。霍尼韦尔已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的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为上海宝氢提供一套高纯氢产量为6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制氢站,其中氢气产品将用于宝武集团无取向硅钢生产线和氢燃料汽车加氢站,共同推动氢能在中国市场的生产与开发,促进钢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
持续践行可持续承诺
积极响应“双碳”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覆盖霍尼韦尔的设施、运营以及产品的全方位承诺。自2004年起,公司已经将业务运营和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强度减少了90%以上,能源效率提升了70%以上。2021年,霍尼韦尔承诺于2035年前实现所有业务运营和设施的碳中和目标。这不仅是对全球减排目标的主动回应,也是霍尼韦尔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
践行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以霍尼韦尔自身为例,公司于2010年以来先后落实了6100多个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均每年节省了1.05亿美元的成本。在中国,霍尼韦尔 响应“双碳”目标并推进“绿色工厂”认证工作。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旗下的苏州工厂已成功入选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绿色制造示范名单,荣获“绿色工厂”示范企业称号。公司目前在有序推进另外多座工厂的“绿色工厂”认证工作。
2021年8月,霍尼韦尔宣布成立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低碳中心成为霍尼韦尔在中国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高校等在低碳领域联动合作的窗口,定期发布有关先进低碳技术、产品、服务的白皮书和研究报告,为市场提供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