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协同反馈” 培养新工科人才

2020-09-08 14:40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年以来,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相继出现,吹响了我国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号角。

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我国工程科技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工科”建设引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迈入新阶段,是我国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新工科建设的最大核心问题在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对“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向新时代,积极研究和拓展“新工科”的新内涵,全力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升级版,对于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以对接新兴产业和培养新型人才为驱动力,打破专业壁垒,创新开展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联动培养,推行“协同反馈式”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宽厚重强”的“新工科”协同反馈式人才培养体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新工科专业应主动布局和建设服务国家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紧缺专业,实行多学科融合交叉,培养新兴产业急需的复合型工科专业人才。

因此,在理念上,协同反馈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应避免学科专业的过度细化和分割,打破专业壁垒,改变单一学科办专业的模式。同时建设一种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工科专业建设模式,并以此带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事实上,对接创新链—产业链—学科链,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布局建设专业集群,打破学科专业藩篱,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不同学科专业特色,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培养具有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兴工科专业人才的核心,是全面推进“宽厚重强”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从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全面实施大类招生、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新体系转型。

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推进学科大类或跨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依据专业分流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体现“宽厚重强”的理念,可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建设“线上+线下”金课、构建“平台+模块”等方式,打破传统单一、割裂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在更高的程度上得到统一。

在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协同反馈式”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抓手。通过研究产业的发展特征及其运行规律,分析产业发展、产业生产方式变革、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及专业集群,构建“协同反馈式”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协同反馈式”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中,要按照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周期脉络,以“目标引领—系统实践—多维评价—协同改进”为路径,在价值观塑造、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管理与服务育人等层面,全程协同反馈学生能力目标达成,为动态调整、持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落实课程链对接产业链提供重要依据。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推进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现阶段,线上教学已成为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数字化将成为新时代新工科教育的必然趋势。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模式变革和创新的方式,将为新工科专业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思路和方法。

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如何解决专业与产业相脱节的问题,如何推进新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构建“宽厚重强”的新工科协同反馈式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需要引起行业、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系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本文系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国家能源电力和临港新片区战略需求的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阶段成果)

相关新闻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