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应用系统组态流程
3.1 组态前准备工作
在系统进行组态前,应首先要明确控制方案、测点清单,系统硬件配置,I/O测点的分配,明确用户对流程图、趋势图、报表、历史数据、事故追忆(SOE)的设计要求。
3.2 建立全局点目录文件
全局点目录文件包含了整个DCS系统内所有全局点的信息,全局点目录主要定义了在节点间共享的全局点的定义信息,主要包括测点名、描述、所属DPU号、分组分区信息、单位等,还隐含定义了测点的索引号。索引号是节点间共享该测点的重要信息。
用户须先组态好点目录文件,然后再组态DPU和MMI。
3.3 算法组态
XDPS中能对实时数据处理并输出测点的节点称为DPU或虚拟DPU(VDPU)。DPU或VDPU可用类似于CAD方式的图形组态工具进行组态。组态针对一个DPU进行,组态内容包括DPU内部的控制策略、内部点与I/O卡件的对应关系及内部点与全局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等。在需将内部测点送上网供其它节点共享或需引用其它节点测点时,从索引点目录,获取共享点的索引号。
XDPS中还有一种能对实时数据处理并输出测点的软件,称GTW软件,它是类似于虚拟DPU的一种独立编制的程序,运行于MMI上,往往用于实现与特殊对象通讯或实现特殊的统计计算功能等场合。GTW一般还需定义一个配置文件。不同的GTW,配置文件有所不同。具体配置与调试说明可参见GTW的随机文档。
本手册只讲述针对DPU及或VDPU的组态。
3.4 流程图画面、报表、历史数据组态
XDPS的MMI对实时数据进行显示、打印、记录、统计等处理。它们不会输出共享测点,而只引用DPU输出的测点。
MMI组态分几个独立的功能进行,如MMI节点配置、图形生成、历史和日志记录、报表记录等。
3.5 系统下装
系统点目录,通过运行NETWIN得到建立。算法组态通过网络下装到DPU或VDPU才能运行。而流程图、报表文件通过调用相应的程序才能得到引用。因此应用系统软件生成完毕后,系统全局点目录、算法组态通过网络下装到DPU;系统全局点目录、流程图和报表文件通过网络下装到操作员站或历史数据站。
离线组态完成后,系统投入在线组态,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对组态进行调试和参数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