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无所不谈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逝世

点击:165 回复:6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2025年10月18日12时,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附件 wechat_2025-10-18_201216_849.jpg
25-10-18 20:13
杨振宁在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包括:
1、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
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普遍认为宇称在所有基本相互作用中都是守恒的观点。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存在一种新的对称性破缺现象,即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首次证明了自然界中存在不守恒的物理量。
2、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杨振宁与罗伯特·米尔斯共同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这一理论为描述强相互作用和电弱相互作用提供了数学框架。
该理论不仅在粒子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为量子场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杨-巴克斯特方程:
杨振宁在统计力学领域提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这一方程在可积系统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方程的提出促进了量子群理论和拓扑场论的发展,对理解多体系统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贡献不仅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5-10-18 20:15
贡献卓越!
25-10-19 23:10
时代造就英才
25-10-20 06:18
抖音上说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才接触的到他的知识
25-10-20 07:50
宇称不守恒 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下,互为镜像的粒子运动规律并不对称。这一理论由李政道和杨振宁于1956年提出,并通过吴健雄的实验验证,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对称性的传统认知。此前,宇称守恒被视为基本规律,弱相互作用中的破缺说明自然界对称性并非绝对。
镜像世界并非真实世界的完美复制,弱相互作用为“左右”赋予了绝对意义
25-10-20 19:26
见证了时代的变化。
25-10-21 23:53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