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机电一体化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生产速度匹配问题
点击:1017 回复:34
楼主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某自动生产线的工艺流程是:
1.投料;2.加热搅拌;3.出料;4.切粒;5.冷却;6.干燥;7.包装;8.装箱;9.复称;10.封箱;11.金属检测;12.贴标;13.码垛;14.打包入库。
该生产线三班倒,每个班的生产指标是23吨。
整条生产线卡脖子的地方是包装环节,包装机容易出问题——破袋。
22-07-20 07:29
1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2022年以前,生产部为了顺利完成生产指标,出料环节的出料泵,开到3.8吨/小时,甚至是4.0吨/小时。理由是添加包材时会暂停生产,生产设备有时候会出故障,为了把这两部分丢失的产能追补回来,所以就要把出料泵的速度开到尽可能快,同时也要把包装机开到最快。
22-07-20 07:30
2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结果正如他们所愿,包装机经常出故障。在2021年里,
包装机的故障停机时间高达8165分钟,位居所有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的榜首!
比第二名切刀,高出整整2000分钟!令第二名望尘莫及!
22-07-20 07:32
3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为了解决包装机问题,找来了厂家技术人员,决定对包装机进行改造。2021年11月份,签订了包装机改造合同,计划在2022年清明假期改造,1台的改造费用就高达20多万(因各种原因,截至到2022年7月份,改造还没开始)。
22-07-20 07:32
4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为了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本人做了一番调查,发现如下——
生产三班倒,每个班8个小时,除去交接班时间(吃饭不停机,轮流去吃饭),再扣除生产线后端设备等待时间(整条生产线刚开机时,第一个产品从出料冷却风干到装箱再到最后码垛,大约需要20分钟),有效生产时间是7个小时,
23÷7≈3.29吨/小时
。出料泵的出料速度,理应设置为3.3吨/小时,就已满足产能需求。
22-07-20 07:33
5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包装环节,有2台包装机,把颗粒产品包装为2公斤/包,每台包装机的最大包装速度是17包/分钟。
包装环节的最大生产速度是17*2*60*2÷1000=4.08吨/小时
。生产部要求操作工把包装速度开到最快!
22-07-20 07:35
6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按理来说,4.08>3.3,即使添加包材(包装机换膜、装箱机构添加隔离纸)会暂停生产,若设备稳定,理应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并且有富余,
4×7=28>23
。
22-07-20 07:35
7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可实际情况是,目前每个班只能生产23吨的产品,从来没能突破到24吨。而且,该生产线的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一直高居不下!
特别是经常出现产品堆积现象的包装机!
22-07-20 07:36
8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自动生产线有个基本的原则——宁可慢,不要停。
设备开开停停,很容易出问题的。
设备应当在稳定的基础上慢慢提速
,直到设备开始出现故障后,然后把当前速度稍微降低一些,以求设备稳定。降低后的速度就是设备稳定生产的额定速度。
22-07-20 07:37
9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山谷
自动生产线还有个基本原则——后端设备速度>前端设备速度。
如此,生产线才不会出现堆积现象。反之,若前端快,后端慢,那么整条生产线必定会出现产品堆积现象,进而造成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堆积处的设备,故障率必然会高居不下。
22-07-20 07:38
上一页
下一页
工控新闻
全场景赋能!仙工智能 All-in-One 数字化解决方案
台达于2025汉诺威工业展展出多元AI赋能解决方案 推动智能产业与可持续能源转型
艾默生除尘器监测与控制解决方案可提高性能并保护环境
多地出台新举措 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台达斩获四项年度大奖 数字化与全球化双引擎驱动智造革新
两大展会联袂齐出 台达以智造之力深耕行业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调研OPT(奥普特),落实1310战略部署,给予高度认可!
格创东智与香港大学共建工业AI联合实验室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