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传感器论坛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一般编码器的导线可以多长

点击:8410 回复:36

既然有这样的担心,何不在现场专门试验一下呢??话说我们现场编码器的线大约有50米,24V供电,信号时A,B信号,貌似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13-11-23 21:18
并行输出的绝对值编码器导线可以接多长?
13-11-24 08:14

@Q

并行输出信号实际是高低电压开关类信号,与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类似,频率性特征不大,标准工业级的并行输出是推挽式信号(同时兼容PNP与NPN集电极开路信号),一般电缆传递100米都没有问题,但是经济级集电极开路的设计就难说了,看各家的设计,要看他经济到什么程度,放大电路设计的推动能力有多大,应该20米没有问题,如果传20米都没有,那么这种编码器可以直接扔了。
13-11-24 09:14

@Q

并行输出的绝对值编码器应尽量选用推挽式信号,因为推挽式是PNP与NPN双向兼容的,能耐反向电压冲击,而集电极开路的是单向的,如果有反向冲击很容易烧坏,(在开机与关机时,如果电源系统不好,很容易有瞬间反向冲击,当电缆长度较长时,信号的高低电压变化会在电缆上反射而造成小反向冲击),并行输出的编码器,如果有一位烧坏,在信号端是永远的低电压,而接收端无法判断,接收端是通过多位解码的,只是出现乱码而不知道是哪一位出现了问题,很可能造成事故或生产次品,所以我反对并行输出编码器选用集电极开路的经济型。
13-11-24 09:23
对于长线传输编码器信号的电缆,是否有什么要求?比如,必须要A+A-;B+B-;Z+Z-分别两两双绞,且电缆外层加屏蔽的那种?还是只要同一颗电缆外加屏蔽的电缆?这个有什么说法吗?
13-11-24 09:47

@Q

长线差分驱动,即5V,A+,A-,B+,B-,Z+,Z-的信号,现在都参照国际电工协会RS422标准,电缆线也是要符合RS422的要求,如果一般的频率不高(30KHz以下),距离不远(20米以内)的,普通电缆也能走,如果频率高距离远,就需要专门的信号电缆,最好是双绞、屏蔽的。但是双绞屏蔽线缆的差别其实也很大,比如线材的材质,多股芯线外表面积,双绞的节距,电容电感特性,100KHz、1MHz标准频率下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屏蔽线材质与网线布置还是简单的混线卷绕,甚至只是铝箔?等等很多的差别,所以没法确定的说具体能传多远,建议示波器看波形对比,即出厂1米电缆与你长度延长电缆在你使用最高频率下的波形对比。
13-11-24 15:19

@Q

HEIDENHAIN公司的屏蔽电缆
PUR [4(2 x 0.14 mm2) + ( 4 x 0.5 mm2)]
最长100 m ,分布电容为90 pF/m,延迟时间6 ns/m
13-11-24 15:22
非常感谢!
13-11-24 15:53
我所使用的就是NPN型输出的,估计这个也不会太耐用,我是直接将它连接到PLC的输入点,通过一系列的指令将其转化成角度显示出来的。
并行输出的绝对值型编码器的抗干扰能力会不会比增量型编码器强?
13-11-24 17:59
学习了!
13-11-24 18:12

上一页 下一页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