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求解节流装置的流出系数问题!
点击:2683 回复:18
10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dlr
通过流量标准装置标定得到的是通过孔板的实际流量,而通过计算得到的是通过孔板的理论流量。两者之比就是流出系数C。这儿的计算与设计计算不是一回事。
11-09-29 15:35
11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liuyan98se
这里的计算好像很不好理解,肯定不是用那种节流装置设计软件计算的吧
11-09-30 17:06
12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dlr
把流量公式中的流出系数C值定为1,将其代入流量公式中计算,其结果就是理论流量。
最后修改:
2011/10/1 14:04:42
11-10-01 14:01
13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liuyan98se
是不是这样:那个节流装置的流量计算公式是由某个大的能量方面的定理变化而来的,根本不存在C和流体膨胀系数的,那也就是理论公式;但是实际测量后发现流量根本达不到理论值,然后经过大量实验来采集数据,弄成一个坐标图 再把坐标图变成公式 这样就有了C和膨胀系数的公式 最后把C和膨胀系数放到理论公式里面去,起到一个修正作用 从此才诞生了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公式 是这样么?
11-10-05 09:49
14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dlr
流量计算公式的依据是流量方程,而流量方程式是由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推导出来的。对于标准孔板只要按照标准文件设计制造,和安装使用,不需要实流校准就可确定差压与流量的关系。而这些国际标准文件是欧美等国长期试验、研究、工作实践的总结。对于C的了解建议你去找本《节流装置设计计算手册》看看,上面对C有很详细的介绍,还可在网上找到该书的电子书。
11-10-05 12:14
15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liuyan98se
你好 如果某个节流件是理想的 也就是通过它之后不会产生能量损失 也就是不会有压力损失 那么C应该就是1吧? 当然也要假定安装条件也是理想情况的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节流件的取压位置问题 节流件前面取压位置比较好办 因为任意位置压力几乎是不变的 关键是节流件后面的取压位置 怎么确定呢? 以什么原则呢? 是不是应该取压力的最低点 也就是说要读取一个最大的差压值? 是这样么?
因为节流件后面的压力是缓慢变化的吧?
最后修改:
2011/10/8 10:51:54
11-10-08 10:44
16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dlr
流体通过节流孔会有压力损失,这是客观存在的,所谓C=1是理想状态,如温度=20度,介质密度不变,雷诺数不变等等,但在现场应用中是不可能达到的的,所以才有实验、测试的大量数据来确定C值。
对于取压孔问题。标准孔板其配套的环室就有取压孔了。对大型孔板或非标节流件要单独开孔取压时,在其计算书所附的图上都有注明的。再者对于角接取压、法兰取压其开孔位置是不同的,具体请你看看《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书,上面有详细规定。
11-10-08 11:29
17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liuyan98se
就是说即使流出系数能做到等于1 那么压损也是存在的 压损和流出系数没有直接关系 对吧?
你说的关于取压孔的问题我有所了解,我想问的是,比如我自己设计一个节流装置,我要以什么原则去确定节流件后面的取压孔位置呢
11-10-08 11:56
18楼
编辑
引用
管理
dlr
压损和流出系数有没有关系,这不是绝对的,孔板开孔越大其压力损失越小,看你是针对什么而言了。
你说:“比如我自己设计一个节流装置,我要以什么原则去确定节流件后面的取压孔位置呢”。我的看法是:对于取压口,好像对前取压口有要求,而对于后取压口大多是紧靠孔板。对于标准孔板的法兰取压口前、后都是25.4MM。对于钻孔取压前取压口为一个管道内径,后取压口为半个管道内径(均指孔板前后端面的距离)。对于角接取压如果是钻孔取压则前后紧靠孔板取出。
最后修改:
2011/10/9 10:29:37
11-10-09 10:28
上一页
上一页
工控新闻
皮尔磁携手德尔格共话氢能生产与功能安全
AUCOTEC 公司成立40周年 | 从软件先驱到数字神经中枢
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智能化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3.5万亿元
智算规模增长将超40%!华北工控持续嵌入式AI计算机的迭代升级
超大型传统码头自动化升级新标杆:英威腾赋能青岛港实现技术突破与效率飞跃
工信部: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总量超6900亿个 服务企业超51万家
首个智能体工厂获世界纪录认证,美的引领智能制造范式跃迁
磁性传感器产品组合扩展 - 高精度TMR角度传感器
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