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论坛建议
回帖 发帖
正文

主题:【工控人生征文】我的工控生涯(二)

点击:1655 回复:4


关于此次征文活动详情请进http://blog.gkong.com/zhengwen/
                                       我的工控生涯(二)
                                                    作者:zhong-gong
     我的第二个工作单位是86年春节后调进的广州南洋电器厂,又提前于94年4月56岁时退休,共工作了8个年头。
     报到以后,被安排在两年前曾经搞过顺控器协作的那个当时叫研究所的单位,也许是他们已在协作期间对我有所了解,所以调来以后该单位负责人就保举我做他的助手。虽然产品除了顺控器以外还有隔镍电池屏和发电机励磁屏等等,都不算很复杂,但毕竟做领导工作不是我的长处,当厂内有一个项目公开招标时,我便顺势溜了过去。
     这个项目就是从日本三菱引进的技术-AE(国产型号DW18)万能式断路器的关键部件-晶体脱扣器,在厂内设计人员当中,认为是一块硬骨头,无人敢承担此脱扣器国产化的任务,为此厂办发出招标的通告。
     当我转到AE试制组上班时才了解到,之所以被称为硬骨头的原因:除了一台实物、一套结构零件图以外,还有就是两张脱扣器的原理图和几页试验报告,没有电气元器件目录,将其型号规格都标注在原理图上。虽然自己不是电器专业出身,但自己有20多年的工厂实践经验和掌握做试验的一些技巧,而且是分立元件的,加上此项工作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情,所以,接受此项工作,当时也并未觉得有什么冒险,最终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元部件国产化我做好了下面的主要工作:
1.  重绘图纸--变成本厂标题栏的图纸,那个时候是手绘的,之后还要交给校对,再描图员描图;
2.  编写技术条件--是我第一个难点,8易其稿才算完成,其中的第7次之后还有低压电器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参加讨论,经第8次小修小改就算完成了;
3.  实物试验--借助示波器观察并记录原理图上各点的波形及幅度,还有一些其它的记录共有10来个笔记本,遗憾的是于一年多以前销毁了,不过,现在都是智能化了的,那时候的分立元件制造资料又会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4.  一边落实并购买国产元器件,一边做试验—确定元件的参数,是我第二个难点,不仅跑遍了广州市的大小电器厂,还需要发函联系,特别是那个钽电容最费神;
5.  零部件制造及其试验—是我第三个难点,特别是5A/65ma和2.5A/65ma电流互感器,做试验的时间最长,就是因为国产的磁密的影响,使其变比一直未能达到要求,最后改用H9进口矽钢片材料,问题才得到彻底的解决;
6.  样品制造—焊板及装配,这是我做的最顺利的一项;
7.  模拟试验—从试验端子输入试验电流(额定值65ma)按技术条件进行模拟试验;
8.  试验设备制造—就是以下荣誉证书所示的《AE脱扣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一个大电流发生器;
http://blog.gkong.com/uploadfile3/20098511220896.jpg
9. 型式试验—用大电流发生器,按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试验;
10. 与断路器的配合试验—一般地说,能够满足自己的技术要求,配合试验也就能够满足了。此项试验是在上海低压电器研究所进行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做完。
下图是现在仍然保存在我手上的样品,其中的5个主令开关系原装进口。
http://blog.gkong.com/uploadfile3/200985112250312.jpg
在这个厂,深知自己是后来人,所以完成任务以后就顺水推舟的离开了这个组,到维修车间待了一年多就办理了退休手续。
厂在每年的春节前,都会组织一次聚会,以示慰问退休人员。直到今年的聚会上,还能听到一些闲言碎语的,总是带点埋怨兼讽刺的口气:他(她)们在这个厂干了二三十年了,还未能分到一套住房,而我才来那么几年就分到了50多平方的一套。可是他(她)们却看不到,我是住在厂的窝窝棚里,为厂啃掉了这样一块硬骨头的。
博主博客地址:http://zhong-gong.gkbk.com
----------------------------------------------
此篇文章从博客转发
原文地址:http://blog.gkong.com/more.asp?name=zhong-gong&id=96241
最后修改:2009-8-5 14:38:04
09-08-05 11:35
钟工很牛阿,管他们的闲话,能者多得!
09-08-05 23:18
钟工牛人,钻研的劲头好足啊!在国企是很多人爱说闲话的啦,广州也不例外,呵呵
09-08-08 10:08
呵呵;分房这个词越来越陌生了;
09-08-10 15:48
佩服老兄,厉害
国产化改造我也做过面临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各方面的压力和怀疑
09-09-05 19:23

工控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